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 不断漂移着的汉族人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 不断漂移着的汉族人

2010-10-11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复制链接 |   

通常认为汉族的文明形态是农耕文明,但是在沿海地区,很多汉族人也是靠海吃海的,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不同的文明形态造就了汉族人不同的文化和服饰,比如福建的浔浦女在历史上一直是不缠小脚的,并且以头上插满鲜花为美,都与北方的汉族不同。摄影/崔建楠

  而“汉族”一词正式被广泛使用和接受,至少要到1903年。这一年,邹容在著名的《革命军》一书中大声疾呼:“中国华夏,蛮夷戎狄,是非我皇汉民族嫡亲同胞区分人种之大经乎?”章太炎在《驳康有为书》中号召“汉族之仇满洲,则当仇其全部”。蔡元培在《释仇满》一文中强调“吾国人一皆汉族而已,乌有所谓‘满洲人’者哉!”刘师培在《黄帝纪年论》一文中认为:“欲保汉族之生存,必以尊黄帝为急。黄帝者,汉族之黄帝也,以之纪年,可以发汉族民族之感觉。”孙中山在《敬告同乡书》中主张“四万万汉族之可兴,则宜大倡革命,毋惑保皇”。这些发表于同一年里的言论,对于促进革命之功及宣扬大汉族主义之过,早有公论,不必赘言。我只想指出“汉族”一词在20世纪初才被大量使用和广泛认同的事实,这是 “汉族”这一族称确立的主要标志。

  此后的民国,按照“五族共和”的理论,全国被分为了“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诸如现在被认定为民族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当时都曾是归于满族的,而南方很多的少数民族,当时都被归于汉族。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1-1979年的民族识别,认定全国有56个民族,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汉族,这个时候才被最终确定。

  当然,没有“汉族”这个名字,并不意味着没有这个民族,中国古代比较能够对应的说法叫“汉人”,这个词汇大约出现在东汉。

  在秦汉大一统出现之前,中华文明就已经形成,这个时候的说法是“华夏”,这个概念不是一个人群或者种族的概念,里面包含着强烈的文化和阶级的优越感,大意相当于“文明世界”,与之相对的是“蛮夷”。“华夏”和后来所说的“汉族”或者“汉人”关系不大,这是一个文明的范畴,不是人群的划分。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当时主流的知识分子认为秦和楚都不属于这个“文明世界”。而实现中华大一统的却恰恰是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的,恰恰又是楚人的后裔。汉朝的文化艺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楚国的文化艺术。在东汉的时候,“汉人”的说法出现了,指的是汉王朝统治之下的人民,相当于现在的国籍这个概念,而这个词汇也仅运用于外交场合。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