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2、骑骆驼沙漠穿越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一直想去沙漠腹地,也许是出于对生命禁区的畏惧,总觉得来一次沙漠穿越探险的愿望只能在梦境之中。去了额济纳后,知道了巴丹吉林沙漠,于是我想深入到沙漠腹地去看看那儿的沙漠、胡杨、骆驼和羊群。当我真正置身于这蔚蓝的天空和浩瀚沙海,此时却少了最初远足涉险的憧憬和浪漫。即将要进入一片陌生而荒凉的美丽世界,那里正闪烁着挡不住的无限诱惑。在沙漠里行走,感觉是在穿越几千年的历史,又仿佛是去朝圣。
为了参与一次穿越巴丹吉林沙漠的活动,几经周折才找好一起出行的队伍,因为一个人进行沙漠探险是危险的,所以沙漠探险多数情况下是团队行为,因而每一个人都要发扬团队精神,也只有如此,你才能体会到沙漠探险的乐趣。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中国第三大沙漠,面积约为4.43万平方公里,最高峰2040米。“巴丹吉林”是蒙古语译音,“巴丹”是由“巴岱”演变而来,原意究竟是人名还是地名已无从考察。传说古代曾有一名叫巴岱的人在此居住;“吉林”的意义也有两说:一说,它是由藏语“哲让”演变而来,意为地狱,另一说指它是数词六十,指这片沙漠中湖泊众多。
通常,要去巴丹吉林沙漠,需要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右旗附近的入口进入。目前,阿右旗附近没有机场,也不通火车。如果乘飞机,只能飞到银川或兰州,然后转乘长途汽车。因为汽车还需要走几百公里,中间难免换乘周转,因此,推荐乘火车到甘肃的金昌,联系当地的向导在此接送更为方便,这里距离阿右旗旗府只有160公里。坐上向导的老式吉普颠簸了一个小时后,我们见到了沙漠边缘的第一个海子--巴丹湖。
巴丹湖是个淡水湖,远远就听到水鸟的叫声,湖面积不大,长条形,大片芦苇发出诱人的金黄。而奇怪的是三面都是高大的沙山,如此小的一个湖却可以这么多年安然无恙!令我惊异的是,在茫茫大漠,竟然住着一户牧民。孤单单的房子、栅栏,还有棵树木,在沙漠中突兀而美丽。这是向导的家,我们在此休整一宿,准备这次为期4天的沙漠腹地穿越之旅。向导带着我们在湖中捕了几条鱼,准备晚上美餐一顿,后来听说鱼被家狗抢先一步。我们未能吃到鲜美鱼肉,却吃到一顿地道的羊肉大餐,这一晚让我体会了沙漠人家的热情好客、豪爽吃肉喝酒的奔放性格。
骆驼有“沙漠之舟”之称
骆驼有“沙漠之舟”之称,是我们徒步穿越之行的重要伙伴。因为它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它的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翼还能自由关闭。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且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其中。第二天临行之前,向导再三叮嘱我们如何骑骆驼及和它相处的注意事项,以免队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我们也备好了食物,在沙漠中,大自然提供的食物是十分有限的,全靠事先准备以延续你在整个沙漠中的活动。在遇险自救时,如果饮水不足,你不应吃东西,因为食物只会增加你对水的需求。经过了4天的沙漠骆驼骑行、徒步穿越。我们“零距离”接触巴丹吉林沙漠的“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五绝全景,亲身体验到巴丹吉林沙漠的神奇与神秘,感受了沙漠带给心灵的震撼与冲击。
别看大家骑在骆驼上,定格在照片上都神采奕奕,在沙漠中徒步时也飒爽英姿,实则骑行不易,徒步更难。每到一个目的地,看到每一处漂亮的风景,都是路途艰辛。徒步的第一天,精神焕发,骑行在骆驼上领略大漠风光,穿越在沙漠中有说有笑;第二天,因为长时间骑行在骆驼上,或是你骑术不够,屁股通常经不起坐垫长时间的摩擦和骆驼的颠簸。所以要和你的坐骑骆驼搞好关系,善待它,了解它。第二天,大家不再眷恋自己的坐骑,骑行一段时间后,就下骆驼步行,但是严重影响穿越的速度。攀爬沙漠珠峰时,我甚至都有放弃的念头,在松软的沙地上爬行,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甚至还会让你倒退几步。第三天,身上除了沙还是沙,只想赶紧找个地方洗洗身上的沙尘,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第四天,回程,手机有了信号,赶紧给家人或朋友报了平安。体验了沙漠穿越和生活的艰辛,同时也领略了它的另一番柔情和美丽。
TIPS
徒步路线:右旗-音德日图神泉-必鲁图峰-巴丹吉林庙-诺尔图-宝日陶勒盖-右旗。此条线路较枯燥,但是锻炼意志,适合酷爱探险徒步重体验的人士。徒步时间可以控制在2~4天,骆驼或越野车补给均可。建议到达阿拉善右旗修整洗澡、吃饭后到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露营(右旗至沙漠边缘80公里)。全程约100公里,徒步4天完成,途经藏宝地、世界最高沙山、6个沙漠湖泊、沙漠腹地无人区及黄教寺庙等。
装备:大容积背包或驮袋(50~70升)、睡袋、帐篷、防潮垫、徒步鞋、冲锋衣裤、抓绒衣、速干衣裤、手套、袜子、太阳镜、防晒帽、唇膏、头灯、炉具、餐具、刀具、火柴。
注意事项: 准备充足的饮水和食物。为保险起见,要多带几个容器。留下日程表。进入沙漠之前,一定要给家人及朋友留下日程表,说明你要去什么地方、将经过哪些道路、与谁同行、计划走多长时间、预计何时返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