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流连临清 看运河文化的百年繁华(图)

流连临清 看运河文化的百年繁华(图)

2010-9-16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腾讯  
   复制链接 |   

凤岭下望

  风岭钟英与鳌头矶隔河相望,是今日的大众公园,此处由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的进德分会改建而成。公园西北隅,有一片隆起的土岭,原“高数仞,长二里许”,每当“夏秋间汶水涨发,树木青葱,具有胜致”,又称凤凰岭,临清旧景“凤岭钟英”就是指此处。

  为什么此处称为凤凰岭?此处原有一座建筑称“无为观”。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给无为观题“福佑津途”作榜,题“双闸节宣资利济,三元调燮协宁居”作联。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南巡又来到这里,看到这里景色宜人,竟引得他走下龙舟,自无为观下船,乘马由岭上至板闸鸡嘴坎登舟漫步在岭上。从此,此岭便赢得了“凤凰岭”的美誉。使这里成为名胜的,并不仅仅是由于乾隆皇帝把一个“无为观”的名字改成了凤凰岭,更主要是这里下临汶河,从河上看岭,壁立千尺,遮天蔽日,岭上树木葱茏,浓郁蓊郁,汶河由东而来,至此忽然转了一个九十度的直弯,滔滔河水像一下子进入了一个静谧、清凉的幽幽洞天,旅人至此都愿下船小憩。旧日凤凰岭上设有石桌石凳,草亭树荫,全没有闹市的繁华,但远望汶河,白帆片片,近看岭下,竹篱草舍,清风徐来,百鸟争鸣,一杯粗茶便使劳累顿消,心旷神怡。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先后撰书《临清叹》、《临清歌》著名的长篇诗文,并刻石立于凤凰岭下。诗文开篇两句写道:“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乾隆多次为“无为观”题诗,并书写上石。凤凰岭是怎么形成的?是由于多次疏浚运河时将挖出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后植多种树木花草,成为运河沿岸的一道美景。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临清  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