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宁荣两府,在东北各有庄地八九处,均由庄头管理。第五十三回中出现的老砍头乌进孝就是宁国府某处官庄的庄头。这就披露出一个清代东北官庄的大背景。细读乌进孝的贡单,除人参、东珠外,多是吉林打牲乌拉衙门产品贡品的缩影。而清代吉林将军每年向清廷进贡的物品中,不乏与乌进孝的贡品多有相似处,主要贡品包括:鲟鳇鱼、鲈鱼、杂色鱼、山韭菜、细鳞鱼、稗子米、铃铛米、松子、白蜜、东珠、人参等100多种。《吉林通志》载有“吉林属每岁进贡方物”和“接驾及恭贺万寿进贡物产”的两份贡单,比较详细介绍了清代吉林地方向皇室所进的方物,其中有鹿制品、野猪、野鸡、树鸡、鲟鳇鱼、稗子米、山楂及黄狐、梅花鹿、狍、獐、虎、熊等珍贵毛皮和鱼制品、杂粮制品,山珍土产有松仁、榛仁、核桃仁、杏仁、松子等。这些贡品主要由祭祀用品、山珍野味、珍贵毛皮、蔬菜果品、粮食作物所组成。祭品有春秋两季祭品,贡品有月贡、岁贡、万寿贡之属,这种源源不断的贡品,直到光绪末年乌拉撤山方结束,贯穿了清王朝的始终。
《红楼梦》除五十三回乌进孝贡单反映出清代这一社会现象外,贾府奶奶、夫人、小姐们也有吃人参制品的习惯,这些都反映出清代的社会习俗。其中珍贵毛皮的描写,除对红楼儿女活跃在大观园的冬季穿戴外,第一百零五回抄宁府的单子上列出不少。从宁府抄家被登记的物品中看,除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外,珍贵的毛皮占了大宗:如黑狐皮18张、青狐皮6张、貂皮36张、黄狐皮30张,猞猁皮13张、麻叶皮3张、洋灰皮60张,以及媚子皮、虎皮、海豹皮、海龙皮、羊皮等,种类繁多,“各色皮衣一百三十二件”。可见宁国府一宅所据裘皮之巨。把前八十回的描写和后四十回的补叙,便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清季八旗贵族之家真实的生活图景。这些物品的来源与清代东北物产息息相关。杨宾在《柳边纪略》中介绍,“柳边外山野江河产珠、人参、貂、獭、猞猁、雕、鹿、狍、鲟鳇鱼诸物,至王公宗室,亦各按族分地,令期采捕。”可见,宁府的贡物与被抄家的物品均来自东北、来自八旗的故乡。清人沈兆褆《贡祭诗》云:
祀典尊崇祭品齐,预储簿记数堪稽。
帝乡土物依时贡,鹿尾雕翎敬谨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