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兰州鼓子:一韵萦行良久 流淌多少悲喜

兰州鼓子:一韵萦行良久 流淌多少悲喜

2010-9-9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腾讯  
   复制链接 |   

 

表演现场

  兰州鼓子作为传统的民族“唱”的艺术,以传统的审美风貌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多年来一直影响并满足着“好家”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代代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鼓子独有的“唱韵”。事实上,韵味是中国各种艺术的生命所在,无“韵”则无艺术可言。“正如明代陆时雍所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昔日韩娥歌唱所引发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种“余音”实际上是人的歌唱中的状态对听者所产生的塑造过程既深且久的一种感觉状态。笔者以为兰州鼓子之所以流传至今,为当地人们所欣赏,所迷醉,也正因为这一点。在这里探讨兰州鼓子的“唱韵”,对于认识其文化意蕴及强化民族意识,特别是在现在,各种文化思潮、商品经济大潮影响下的民间音乐表演艺术在时代与传统、传承与创新等问题上将如何把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韵萦行良久”是兰州鼓子声腔的韵味。鼓子是清唱,即无装扮、无动作、无道白,闭眼坐唱是其独有的。兰州鼓子的每句唱词,都是可供和乐歌唱的韵文,用词比较典雅绮丽,很讲究平仄韵辙,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逐渐与地方口语结合,形成一种“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特征。演唱是自弹自唱,有一种有闲阶层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感觉。其历来只作为知音艺友自愿集合在一起弹唱自娱的“好家”民间音乐形式,就在今天看它的演唱形式亦是如此,所以,唱者力求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歌唱,使声腔往往是“一韵萦行良久。”

  歌唱不深情,既不能感动自己,也不能感动听众。深情是表现韵味的根本。兰州鼓子的内容虽也在叙事,但更多在抒情,在唱时,咬字的抑扬顿挫、发声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与情感的抒发成正比;其韵味的浓郁程度、审美效果与字、声、情的配合也成正比。字、声、情之间处在自然、均衡、协调的状态,完成了韵味的统一,产生了“味浓”、“味美”、“味重”的效果。

  兰州鼓子不管是在形成初期,还是在各种文艺形式日新月异的的今天,一直都在传唱着中国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不仅如此,还把中国人骨子里追求和谐、淡泊的气质延续至今,置身于其中,就会深深的感受到中国文化中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无论现代生活有多么的五彩缤纷,总有好家们的世外桃源。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兰州  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