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出现最集中的在四十回。凤姐安箸,导演了一出“百笑图”的恶作剧。“凤姐手里拿一西洋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午賢人位,按席摆下。”乌木三镶银箸,即乌木做的筷子,它坚实不易弯曲。上有雕刻图画,除用银包下截外,还装饰上顶和中腰部分,故名“三镶”,较名贵。此筷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可以防毒。凤姐有意不把乌木筷放在刘姥姥桌上,所以“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锨还沉,那里强的过他。”少时看到“叉爬子”三字,差点笑喷,而刘姥姥以锨喻筷子之沉重,非常贴合她乡下人身份。
刘姥姥用这象牙筷夹鸽子蛋,故意洋相百出逗贾母开心。这大号象牙筷是贾府传家珍品,一般是举行大型筵宴时作为摆设之用,贾母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写这象牙筷,一为捉弄刘姥姥,逗贾母开心;二为显出大家的气派与势力。当给刘姥姥“也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不禁发出慨叹:“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刘姥姥惯常所用无非是竹筷,拿金拿银当然不顺手。高贵的人惜命,对餐具卫生也极为讲究。凤姐不忘提醒刘姥姥:“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这一回里,我们再次领略了曹雪芹细腻传神的描写功夫。“金的、银的”具体入微地描绘了箸的质料、颜色、造工,而且那颜色又切合色彩搭配的规律:乌木黑地配以银色,象牙色配以金色,都十分谐和匀称,可见作者深谙色彩学原理。
镶金嵌银的筷子轮番登场,是钟鸣鼎食之家的真实写照。小小筷子写得如此流光溢彩,不只是“美食需美器”,更在于通过筷子写人物活动,描世情百态,折射人的情趣与精神生活。小筷子能造出大文章,这就是艺术大师的非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