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从蒋介石到马英九:台湾50年的风云变幻

从蒋介石到马英九:台湾50年的风云变幻

2010-8-30 11:21:19   网友评论来源:华夏地理  
   复制链接 |   

 

台湾的当前领导人马英九

  1970年代:“外交挫败”与经济腾飞

  1970年代,台湾“外交”受国际局势冲击,迅速走下坡路,不过累积20年发展的经济却开始腾飞,政治民主化的压力也日渐升高。1971年10月,台湾失去联合国的代表席次,蒋介石提出“庄敬自强,处变不惊”的口号,作为面对“外交”挫败的精神武装。1972年,“台日断交”,随后又是一连串的“断交”事件。此时,一批台湾大学教授批评时政,要求开放民主,校园内要求政治改革的声音涌现。不过国民党媒体却以中国抗战前后情形与外国经验为例,认为学生运动会演变为暴乱,并不足取,现有的安定与发展得来不易,应予珍惜。这些官方的评论与校园的民主呼声针锋相对,不过整体来说,有关政改的争论仍留在精英阶层,一般百姓的参政意识尚未发展。相反,刚刚摆脱贫困的人民热衷于不断推陈出新的消费和娱乐,社会温饱之余开始飘浮着奢靡之风,担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先后提出多项行政革新措施,以端政风,同时加强婚丧喜庆节约的宣传,但仍然阻挡不了民间消费主义的大潮。1974年,中东战争导致全球石油危机,台湾出口萎缩,物价高涨,个人收入减少。省主席谢东闵推动“客厅即工厂”计划,鼓励农村家庭从事副业生产,当局一律免征营利税。全省有数万家庭投入装配玩偶、箱盒、雕刻品等外销手工艺品,使得农村家庭成为都市加工区的延伸。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突发性心脏病去世,享年88岁,台湾社会一片哀凄。16日,蒋的灵柩移厝桃园大溪的慈湖,沿途数十万人伫立致敬,甚至下跪叩首,哀伤流涕者每每可见。

  严家淦先生接任蒋介石的最高领导人职务,不过实权却掌握在蒋经国手中,他推动了“十大建设”,目的在强化基础设施和能源工业。1978年1月,新中国政府与美国恢复外交关系,台湾遭到最大的“外交”挫败,失去最重要的国际后盾。不过同一时候,台湾经济也趋于成熟,人均收入接近发达国家。这一年,南北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宽坦无阻的现代化公路首次出现在中国人的土地上,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接着当局开放人民自由赴海外观光,第一年总共有31万人次赴海外旅游,初次出去的人在外大肆采购,被戏称为“采购团”。1979年12月10日,聚集反对势力的“美丽岛杂志社”和“台湾人权委员会”,以纪念国际人权日为由申请集会,高雄市警察局不准所请,反对派遂与宪警发生流血冲突。事发后当局大举逮捕反对派人士,以“叛乱罪”提起公诉,审判公开进行,被起诉者与检方的辩论内容大篇幅刊载在报刊上。

  尽管“美丽岛事件”导致多名反对派领袖被判重刑,对台湾而言,经济自由化,社会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及响应大陆“三通”主张,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民间的创造活力也呈现空前蓬勃。

  1980年代:民主政治的突破

  1981年,摇滚歌手罗大佑以一曲《鹿港小镇》引领新的流行风格。过去几年,厌倦了模仿美国乡村民谣也受够了本地媚俗歌曲的年轻人,开始走自己的路。罗大佑的叛逆结合了日趋成熟的商业包装,深受年轻人喜爱。在此,叛逆也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消费,从而使得被叛逆的对象不至于过于不安。流行文化的叛逆与求变也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党外杂志如雨后春笋,以反对言论和“内幕新闻”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主流知识分子呼吁当局以新的观念和做法来面对新的时代,其中作家龙应台以《野火集》批判现状,引起热烈反响,造成“龙应台旋风”。

  1986年9月28日,130余名党外人士在台北圆山饭店成立“民主进步党”,由于形式上为非法,政治紧张气氛骤升,蒋经国面临重大抉择。基于政治民主化的主客观条件均已成熟,当局遂于10月15日宣布开放报禁与党禁。接着又开放赴大陆探亲。来年初,蒋经国逝世,李登辉接任。

  随着政治开放,台湾社会展现了空前的活力,不过富裕的生活也激发了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腐蚀了传统的美德。1989年,股市一路狂飙,冲破万点大关,社会沉溺于一夜致富的幻觉中,各行各业甚至家庭主妇日夜谈论的尽是股票,金钱游戏横行,房地产价格高涨。财富大规模重新分配,导致“无住屋者团结组织”兴起,其成员发动了万人露宿台北市闹区,抗议财团炒高房价,破坏社会正义。

  1990年代以降:两岸关系的危机与转机

  1993年,两岸关系迎来新气象。4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象征两岸和平前景在望;然而两岸曙光乍现,旋又覆盖乌云。1994年的千岛湖惨案,由于大陆官方对案情采取的不透明处理措施以及官僚作风,导致各种猜测和流言,使本来的一宗刑事案件,最后演变成台湾民众对中国的不满,最终使其演变成政治风波,也大幅提高了台湾人对台独的支持度,成为台湾民众对中国看法的一次重要转折点。1994年由周润发主演的《赌神系列》香港电影的续集《赌神2》,故事初段的情节戏仿了千岛湖事件(电影中称为“千赌湖”)。

  也从这一年起,李登辉在内外政策上逐渐脱离“一个中国”,两岸关系走向紧张。 1996年,李登辉当选首届台湾民选领导人的前后,大陆举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两岸濒临战争边缘。1996年至2000年间,台湾内外局势呈现动荡不安。尽管李登辉身为中国国民党主席,却刻意创造有利于民进党的政治环境,国民党内出现思想混乱,精英分子不断出走,高层多次分裂,加上金权政治腐败,人心不满。1999年9月21日,一场空前的大地震发生,震中在南投县的集集镇,造成3000多人的伤亡。台湾社会全力投入救灾,费时三个月多,始恢复社会秩序,这场地震似乎也预示了政局的重大改变。2000年大选中,台湾出现了首次和平的政党轮替。在台执政半世纪的国民党下台,民进党的陈水扁上台。

  尽管台湾人民追求民主制度,不过第一次政党轮替发生时,岛内人心仍感受到强烈的震撼,知识界十分关心台湾是否能度过两项严峻的挑战。一是民主制度是否稳固健全,能否阻挡来自当权者的极端主义;二是两岸关系持续恶化,有否失控之虞。民进党共执政8 年,初期陈水扁保持较审慎态度,然而2003年后为了争取连任成功,他走上极端的路线,对内撕裂人心,对外冲撞两岸关系,以铤而走险的方式获得选票。尤其 2004年的“三· 一九事件”,更造成岛内的大分裂,示威游行无日不有,局面混乱。

  尽管如此,另一方面,民主政治亦提供了人民理性思考的空间。由于经济停滞不前,两岸关系紧张,台湾人民生活水平倒退,精神苦闷,开始排斥陈水扁煽风点火式的政治风格。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总书记会面,对改善两岸关系开创了新的形式,普获台湾人民的肯定,在混沌中带来一片光明。不过,这也使得陈水扁变本加厉,台湾百姓苦不堪言,终于在2008年的大选中,民进党大败,国民党的马英九上台,台湾实现了二次政党轮替。由于马英九高举中华民族的旗帜,两岸战争危机不仅瞬间解除,还以高倍速的方式填补过去的空白。7月间,第一批大陆观光客踏上宝岛。台湾不仅度过了民主政治的严格考验,也与大陆开展了良性的互动。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台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