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中世纪世俗文化 东西方对美丽各有追求

中世纪世俗文化 东西方对美丽各有追求

2010-8-27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亚洲旅行网  
   复制链接 |   

 

印度人心目中的美女形象

  人和动物一样,最原始的驱动力是性,而性需要激发,需要感受性魅力与性吸引。根据许多生物学家的研究,人类从古代到现代,许多装饰打扮都有增加性吸引力的含义在内,而且溯其根源,这是对人类动物的“老祖宗”性表现的一种保留与记忆。

  女性对外形美的“自我加工”,有涂脂抹粉、修发、束胸、缠足、扎腰、运用服饰等等,都不外乎使自己的容姿去适应某个时代及空间所存在的女性美的概念。

  在中世纪的波斯,十分崇尚女子的卷发。“飘盈着馥郁的芳香,两道眉毛如弧一般,两圈卷发相结如环,有着艳丽容姿的‘丝杉’少女,走了进来”,这是公元10至11世纪波斯民族诗人飞达西的诗句,用以形容中世纪波斯美女的容貌。

  至于古代阿拉伯理想的女性美,在《天方夜谭》这部脍炙人口的书中有不少叙述。从书中的描写可见,细眉大眼,额头秀丽,乳房大小适度、高耸丰满,腹部白皙,肚脐眼深敞,臀部圆润,身体匀称的白肌肤女性,是阿拉伯人心目中的理想美人。

  在欧洲中世纪,人们则十分推崇女子的酥胸,认为酥胸是女性美的象征。有一个时期,法国宫廷的贵妇人和市井巷陌间的未婚少女,是被允许穿着露胸的上衣的,那时这不是一种色情风俗,而是一种对女性美的礼赞。据公元1世纪罗马的博物学家大普林尼斯记载古罗马名妓弗萝拉曾以白金制成酒杯,酒杯的形状正是她那稀世罕见的美丽乳房。到了欧洲中世纪,还有一些男子由于妻子或恋人有丰满美丽的乳房,而以其形状铸成酒杯,用来斟葡萄酒,向同伴夸示。在法国大革命时死在断头台上的玛丽王妃也曾将自己的乳房以石膏铸型,制成白金的美丽的水果盘,至今还被装饰在凡尔赛宫的牝牛台上。

  古代俄罗斯在彼得大帝时代之前,各阶级共同的理想的女性美,是年轻、健康、肥满等等。所以,所谓 “两百斤的美人”才是典型,被称为“密丝俄罗斯”(俄罗斯小姐)而博得人们的赞赏。

  在古代妇女中,饰痣之风十分流行,这在中国称为“花钿”,也盛行于印度、阿拉伯和埃及,15、16世纪左右则流行于欧洲。饰痣有圆形、星形、新月形等各种形式,是女性脸庞上的化妆重点。

  在古希腊有女性剃除阴毛的习俗,这是女性的化妆术之一,他们称之为剃清 “维纳斯之丘”(女性下体的三角丘部位)。这种女性剃除阴毛的习俗,除了古希腊外,也盛行于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各地。中世纪的阿拉伯女子往往在沐浴时以脱毛剂去毛,从卫生观点来看,这种习俗在气候酷热的地方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当时的人们也认为,女子阴部无毛是馥郁的年轻美的象征,可以使女子充满了小姑娘似的处女的美。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中世纪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