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走进象扑的世界:日本国粹 胖子的技艺

走进象扑的世界:日本国粹 胖子的技艺

2010-8-11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风景网  
   复制链接 |   

 

  相扑(sumo)被誉为日本国粹,亦称角力、角觝。 相扑源于中国。经过十几个世纪以后,今日已发展成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国技。《礼记·月令》:“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后传入日本。始见于《日本书纪·垂仁纪》。奈良时代以后兴盛。719年(养老三年)朝廷设拔出司(后相朴司)。平安时代,每年7月有相扑节。镰仓时代以后作为武士的武技而在武士中盛行。17世纪末,出现营利性职业相扑。江户时代盛行职业性劝进相扑,江户成为全国相扑中心。明治维新时一时衰落。昭和初国粹主义抬头,相扑再兴。战后在东京、大阪、福冈、名古屋均有相扑场。作为群众性体育活动,至今在各地民间仍颇为盛行。

  相扑是唯一的一种日本摔跤形式。它与日本神道教一样源远流长。现在,仍存在许多传统仪式。相扑最基本的规则:选手在对手之前触地或者比对手在轮次中触地次数多为输。选手之间纠缠经常持续几秒钟,有时会到一分钟或更长。每年日本会举办六场相扑比赛。每次15天。三场在东京举行,其余则在大阪、福冈和名古屋。相扑最高级别:横纲是相扑的最高级别。一旦选手到达横纲级就不能再输。如果他的成绩开始变差,就希望他退役。

  公元695年,日本开始有了相扑比赛。公元728年,相扑进入日本贵族的生活圈子,宫廷中设立了“相扑节”,,每年定期举行“相扑节会”,有比赛规则。 相扑节会持续了四百多年后,随着皇室势力衰退而开始普及民间,并于民间祭神、驱魔、庆祝丰收和占卜生产凶吉拉上关系。从十七世纪开始,兴起了“职业相扑”,二十世纪初以日本的国技姿态广泛开展,1909年东京建起一座专供相扑比赛使用的国技馆,1941年更被列为学校体育正式科目。至此相扑的国技地位,在日本获得进一步肯定。职业大相扑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职业,相扑手所到之处备受人们尊敬。据说这是与日本人的帝皇君主传统观念有很大关系,因为古代相扑人只能在御前为天皇将相表演,当时的“相扑节会”是宫中重要仪式之一,相扑人有幸上场视为毕生荣誉,人们亦视若英雄。积习下来,到了武士当权的幕府时代以至时至今日,在人们心中,仍然十分尊重他们。 当代职业大相扑比赛的相扑手,必须通过相扑协会举办的训练班,严格训练包括思想修养、饮食、相扑技术、运动医学、生理学及汉诗的学习。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相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