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五百罗汉是由18罗汉发展、繁衍、演绎而来。只是18罗汉塑在大雄宝殿里,而五百罗汉则集中在罗汉堂内。殿堂是寺院的统称。殿和堂是有区别的,殿是供奉佛像、僧人诵经祈祷的地方,而堂则为僧众说法讲道和日常生活的场所。18罗汉在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都可看到,而五百罗汉却只能在较大规模的佛寺才有。如武汉归元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园寺、北京碧云寺的五百罗汉最负盛名。
据《高僧传》卷十二记载,五百罗汉在中国东晋时始现于天台山。五代显德元年(公元954年),道潜禅师在净慈寺首建罗汉堂。到南宗时代,《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给五百罗汉分别命名。此后,这些名字不胫而走,一直沿用到现在。
五百罗汉中的长眉罗汉
五百罗汉只言其多,并非定数。有的说他们是第一次大集结时签到登记的500位比丘,也有的说是500个强盗听了释迦牟尼的说法,良心发现,被感召,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实为罗汉果)。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宗教,佛像看起来是“千佛一面”,实际上由于“相好”的不同,佛像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尤其五百罗汉集中国人体雕塑之大成,个个神态、形态、心态独具,尊尊胖瘦、姿势、表情不一。传说,当你到五百罗汉堂参拜时,如果左脚先入堂门,就像左边的罗汉挨个数,数到你现年岁数的那一尊,他就像你(神似或形似);如果你先迈的是右脚,即向右数,数到与你年岁相同的那一尊,他也像你。这些听来似乎玄乎,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五百罗汉集中了人体的各种特点,正如一偈语说的:
看我像我,我看我,我就像我,
是谁非谁,谁是谁,谁是非谁。
五百罗汉本来是外国人,但随着佛教异质文化逐渐民族化、本土化,有的罗汉堂就加入了中国人。如杭州灵隐寺就塑有济公,苏州西园寺塑了关羽。昆明竹节寺的五百罗汉是按中国人的形象泥塑在墙壁上的,竟然塑了耶稣和塑像家本人。北京碧云寺还把笃信佛教的清代皇帝康熙和乾隆塑了进去。这些都充分显现了佛教的灵活性、适应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包容,也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不断充实、丰富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