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山西平遥古城 传统民间艺术表演介绍

山西平遥古城 传统民间艺术表演介绍

2010-6-28 16:14:59   网友评论来源:平遥旅游网  
   复制链接 |   

 

  社火

  推车 用木条制成独轮车架,左右两侧用布围合,画出车轮。表演时由一人扮演女子乘坐车上,用彩带把车驾起,假腿盘坐车上。车后有一推车者,在吹鼓乐伴奏下,进行表演。车旁有一丑角逗趣,烘托气氛。内容有《送闺女》、《走娘家》等。新中国成立后,增加了《送公粮》、《支前小车》、《送货小车》等内容。

  高跷 用两根木棍制成跷腿,一般在6尺上下,高者达1丈2尺。木棍上端处横装踏板,表演时演员的小腿绑在木棍上端,脚踏踩板,按各种舞步走动表演。技艺高超者,可跳跃板凳、桌子等障碍物或跌八叉、“金鸡独立”、下软腰。传统内容有《白蛇传》、《庆顶珠》、《狐狸冤》、《唐僧取经》。新中国成立后,又加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送子参军》、《计划生育》、《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本县北城村、干坑村高跷表演出名。

  旱船 唐代境内已流行。用竹条、木条、彩绸编扎成彩舫,四周用绸缎围合,上面旱船用木条、绸缎搭篷。表演时以吹鼓乐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彩带系船驾于肩上,假脚盘坐“船”中,似乘船状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桨在前划引。内容多为古代戏剧中与船有关的故事,有《打渔杀家》、《许仙游湖》、《秋江》等。船上装有花灯,点燃蜡烛,在夜晚表演尤佳。

  背棍 明末,背棍开始在本县形成。挑选俊秀男女孩童,年龄6岁左右,经精心化妆打扮后,绑在铁棍上端,下端绑在强壮男子背上。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据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戏剧故事及人物,配合锣鼓点,迈出各种舞蹈步伐,使孩童不由自主地相应摇摆表演。形式有单人背棍、双人背棍、三人背棍。本县以道虎壁村、尹村的背棍出名,能背三人者甚多。

  抬阁 相传这一文艺形式起始于宋代,当时人们求神祈雨,祈求神灵保佑,恰巧天降甘霖。为感谢神灵应验,降福人间,便抬着笨重的泥塑龙王神像和侍神童男童女各一人游行于街市,称之“抬阁”。民国年间,本县西郭村民间老艺人侯景星,精心设计,将铁杆固定在抬杆上端,抬杆周围用莲花、彩云等各种道具装饰起来,再将三四个扮演各种戏剧人物和神话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铁杆上,由成年男子抬着,在行进中表演。侯景星老艺人保留的抬阁藏本内容有50余种,其中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贵图》、《火焰驹》、《断桥》、《虹霓关》、《起解》、《百花亭》、《盗灵芝》、《下河东》、《拣柴》、《苏护送女》、《双吊孝》、《黄河阵》、《祥麟镜》、《反棠邑》、《狐狸缘》、《凤仪亭》、《血手印》等。

  龙灯 用竹、木、布等材料制作精制的龙头,再以竹圈制成若干节龙身,用布围起连接成长达20米以上的龙身、龙尾,上画龙麟、龙爪图案。表演时一人用木杆举龙头,十数人用木杆分节举龙身、龙尾,前面有一人持彩珠火球戏龙引路。在吹打乐伴奏下,舞动龙头,龙身随龙头走向翻滚起伏,蜿蜒摆动。表演形式有《二龙戏珠》、《调四角》、《八调调》、《蛇退皮》、《套明珠》等造型。龙首龙身内置有蜡烛,昼夜兼可表演。夜间表演时,龙体内灯火通明,气势颇为壮观。

  竹马 俗称“小竹马”、“竹马马”、“灯马马”。清代中叶,已在本县兴起,流传至今。竹马用竹皮或竹篾扎成,外面以绫纱裱糊,再经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截,固定在十二三岁男童的前胸、后腰。身系若干小铜铃。竹马队一般由14名儿童扮演,12匹马表现十二生肖,前面一个引导的叫马头,用戏剧表演中的佛尘指挥,后面一个是马尾。其余表演者手持马鞭,象骑着马奔跑一般,伴之连连作响的铃当声声,犹如万马奔腾。夜间,竹马身上置放灯烛,表演起来尤为好看。城关镇南城村的竹马在全县闻名。表演场的调度形式有《蛇退皮》、《翻身身》、《双八调》、《单八调》、《剪子股》、《八调调》、《对竹马》、《没头头》、《三环套耳》等。

  节节高 流行于本县小城村、尹回村一带。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实际表演难度更大。表演者多为7岁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妆打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双肩上面,无须任何绑系,全凭孩童双腿膝部靠在成人后脑部,用劲站立,类似杂技表演。成年人随着音乐节奏,在行进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应舞出各种动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剧目以《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居多,深受群众喜爱。

  地秧歌 起源于古代春节时的“送孩孩”活动,逐步演变为地秧歌。在本县流行已久,清康熙年间(1662—1722)开始盛行。地秧歌有舞有唱,乐器有腰鼓两面,钹、钗各一付,锣两面刮四面,有条件时乐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应增多。一位手摇拨楞鼓的表演者,思路敏捷,口才伶俐,借景抒情,以平遥方言即兴演唱吉祥而风趣的“四六句子”。句段间,各种乐器骤然齐击,紧锣密鼓的间奏,铿锵悦耳。腰鼓手是乐队的核心,拉开演奏架势,手舞足蹈,在队伍中走

  来走去,十分活跃。其他乐手既敲击,又表演,形态自如。鼓乐主要伴有“闲敲打”、“逛街板”。地秧歌表演中,除唱“四六句”外,还有混秧歌、刻板调、精秧歌等。混秧歌与四六句的鼓点不一样,唱法也不同于“四六句”即兴编唱,一般是有故事情节的叙事词。混秧歌流传较广的传统曲目有《观五京》、《十盏灯》、《王祥孝母》等。刻板调是在演唱时停止锣、钗,鼓手刻着鼓边缘,敲起强拍,演唱人三三两两,在队伍中游来转去,踩着节拍,且歌且舞,好看动听。刻板调的曲调很多,常唱的有《采茶》、《顶嘴》、《绕相公》、《张果老过桥》、《屎巴牛求婚》等。

  彩灯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县内就有挂彩灯习惯。每年春节和元宵节,家家户户彩灯高挂,灯中用蜡烛或油灯盏照明。城内各商号、作坊及市楼、清虚观等处宫灯高挂,竞相比美。正月十四至十六彩灯悬挂3个晚上,彻夜通明。人们扶老携幼,上街观灯。50年代后期,电灯普遍使用,促进了彩灯活动的发展,除传统宫灯、辘轴灯、筒儿灯、丝瓜灯、花卉灯、五谷灯、人物灯、动物灯等各种寓意吉祥的灯外,又出现了新的机械灯、电子灯、火箭灯、卫星灯、走马灯等。1984年起,城内年年在县委、县政府、武装部门口举办灯展,各机关、单位挂灯比美。一些机关、工厂、商店门前彩楼高搭,霓虹灯、电子灯等各种彩灯五光十色,交辉相映。

  焰火 境内有春节期间燃放焰火的传统,元宵节更盛。清代中后期,制作焰火的技术传入本县侯郭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焰火,故有“焰火之乡”的美称。焰火种类有双响炮、起火、塔塔火、铁锅灯、炮打灯、满树莲、五子登科、转花小鞭炮等。新中国成立后,焰火品种不断增加,每逢喜庆节日,城乡多有焰火活动。1981年,本县又引进了响花、报春花、群蝶、笛音月球旅行、金花火箭、星兰吐艳、带彩满天星等种类。80年代以来,每年元宵节夜晚,城区多数年份

  组织大型焰火活动,五光十色,光彩耀眼,观赏者成千上万。

  九曲黄河阵 据传,九曲黄河阵为送子娘娘摆布,不育妇女偷取阵中红灯便可生女,偷取绿灯即可生男。又传,阵内五色旗象征五谷,人们摆阵喜庆丰收,还望来年风调雨顺。同时还含有祛灾免祸、祈求四季通顺之意。旧时,每逢元宵节,多摆此阵活动,俗称“串黄河灯”。50年代后,渐少见。九曲黄河阵,占地576平方米,呈正方形。全阵路线计长432米。阵体用113米高的木杆(或竹竿、高粱秆)做竖杆,横杆长3米。竖杆顶设彩灯366盏,五色小三角旗365面(象征一年天数)。横竖杆交叉,行宽133米,扎成九个“”形字样。阵中竖4米高木杆,杆顶“十”字木杆四端各挂红纱灯笼一盏。入口处搭有柏叶牌楼,上书“九曲黄河阵”5个大字。阵内路线弯弯曲曲,奥妙无穷。游人依序从入口处入阵,在彩灯、彩旗的海洋中游览。境内摆此阵以城西部汾河地区多见。1991年,净化乡文化站辅导员张尔禄,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喜庆全乡粮棉丰收,多方走访老艺人,将当地失传多年的九曲黄河阵发掘整理,并赋予“五谷丰登”的新意,于元宵节期间在魏乐村摆下此阵。串赏者成千上万。平遥电视台、晋中电视台、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相继播映了此次活动盛况。

  其他 境内传统民间文艺,还有铁棍、狮子戏球、二鬼摔跤等。新中国成立后,增加有扭秧歌、打腰鼓、大型锣鼓彩车等。1975年元宵节在县城闹社火,热闹非凡。然因街道窄小,规模超大,造成7人被挤死的悲剧。此后,年年闹社火,改在古城外宽阔马路上进行。

【分页导航】
   [编辑:李福缘]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平遥  民俗  旱船  高跷  抬阁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