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中部的新兴工业城市新余市西南17公里处,有一块风光秀丽的水域,她,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仙女湖。仙女湖风景区面积198平方公里,相应水域50平方公里,湖湾相接,妙曼动人,勾魂摄魄,岛屿密布,其间点缀着处处飞瀑鸣泉,划分为舞龙湖、钟山峡、钤阳湖、九龙山和大岗山五个景区。
神话传说
自古以来,江西新余就以其山温水软,天清地馥而钟灵毓秀,生机勃发。考古发掘表明,早在20万年前,新余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誉为“江西半坡”的拾年山遗址,展示了6000多年原始农业文化。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正式设置新喻县。1600多年前,东晋文学家干宝在他所著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六七位披着羽毛神衣的鸟仙,一边飞翔,一边寻找梦中的乐土,当她们飞到豫章新喻县上空时,立即被这里梦幻般的景色所吸引,于是飘落下来,化作美丽动人的青春少女。嬉戏、玩耍,连臂踏歌,玩到最开心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脱下了身上的羽衣。此情此景恰巧被一位翩翩少年看到,惊叹之余,顿生爱慕之情。他悄悄地将其中一件羽衣藏了起来,然后满怀激情地走了过去。仙女们发觉后,霎那间花容失色,赶紧披上羽衣,腾空飞去。那位找不到羽衣的仙女,却无法飞离尘世。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她无奈地转过头来,用她美丽的双眼打量着走近的少年时,顿时被少年英俊洒脱的气质所吸引,两人一见钟情,缔结了一段仙俗奇缘。这个故事是古籍中关于“羽人”的最早记载,故事发生地就是今天的仙女湖。
在这块仙女下凡的乐土上,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其中尤其以仙文化深入人心。“仙文化”蕴含了和谐精神、卓越精神和创造精神,它追求天地的和谐、天人的和谐,要求突破生命极限,追求现世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先秦以来,处在吴头楚尾的新余地区同时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新余文化中既有吴文化的精致、细腻与淡雅;又有楚文化的潇洒与飘逸。三国吴宝鼎二年新余建县后,仙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东晋,虽然是一个战乱频仍、生死无常的时代,却是心灵独立、个性风发的时代,新余也处于玄仙之风双盛的豪放与洒脱中,有了葛洪、娄阳炼丹洪阳洞的事迹,又有许旌阳修建翔云观、太平观的活动。隋唐之际,又有陈太素、罗太冲二仙炼丹飞升的神话。北宋则有黄公真人羽化成仙、显身助国的传奇,明代又出现七雨道人体恤百姓,为民祈雨得遂所愿的逸事。
仙文化赋予了新余人改变自己现状的创造精神,佛教文化又赋予了新余人善良、智慧、勤劳的秉性。南宋初年的德光禅师也是一位从新余走出去的高僧。每一个熟悉宗教史的人都不会忘记他以一条偈语破解金人妄图以千手千眼观音像羞辱当时南宋孝宗皇帝图谋的故事,更不会忘记他关心家乡、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德光的法脉众多,人才辈出,衣钵所传,有撰写著名佛教典籍——《五灯会元》的普济和尚,有曾帮助明成祖朱棣成就帝业的道衍法师,他们把德光的佛教哲学发扬光大,也把由仙女湖水养育的新余文化传向了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