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介绍安阳殷墟风景区安阳民风民俗

介绍安阳殷墟风景区安阳民风民俗

2010-5-12 14:36:11   网友评论风景网  
   复制链接 |   

  迎春活动

  旧时安阳民间此仪式颇为隆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每年立春时,东郊聂村义务搭建春棚,准备香烛、白酒,选10岁左右儿童一人扮芒童(神),扎制像真牛一样大小的春牛(多为竹、苇扎架,外糊彩纸;清朝时为两具,废府后改为一具),腹内装花生、核桃、柿饼等干果和铜钱。迎春仪式上,府官和县官都着官服参加。出迎时,全体执事鼓乐在前,知府、知县乘轿率士农工商各界民众,按其职业携不同工具随后,迎春队伍出东门前往聂村。抵村后,村主事带领部分村民鼓乐相迎,引至春牛、芒童面前。知府、知县下轿向春牛、芒童行揖;村主事敬酒,知府、知县各饮一杯,并向春牛、芒童献酒一杯。之后,由芒童伴随列队抬着春牛按原队形自南门入城,将春牛和芒童送到府、县衙正堂院内,迎春仪式告毕。迎春仪式之后,知府、知县端坐在大堂上,文武官员陪坐两旁,等待立春时刻到来。据传安阳民间测算打春时刻是采取一丈多长的竹竿,捅空埋在地下,露出地面一二尺高,然后将鸡毛疏松地填入竹筒内,待地气一升,竹筒内的鸡毛纷纷飞扬,意即打春时刻已到。此时,知府、知县令芒童持棒将春牛打碎,谓之“打春”。春牛腹内干果和铜钱散落满地,围观群众蜂拥争抢,谓之“抢春”。传说老年人食此干果增寿,中年人食之获福,幼童食之增智,并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做九儿

  生子后第二天,男家备熟鸡蛋8~10个,上着红色,取意双双对对,向婴儿的外公家报喜。蛋上用墨或锅灰点一点者为生男孩,不点者为生女孩;也有以送双数鸡蛋者表示生男,单数者表示生女。1949年后,多为口头报喜。婴儿出生后第九天,外祖父母家备斗米、斗面(各约5公斤)、鸡蛋100个(实为99个)、红糖、衣物(单、棉各两套)、七铺八盖(1床被子、7床褥子)、金银首饰、长命锁牌等,前去探望,以示祝贺。一般亲友多携带糕点、挂面、花布等前去祝贺。届时男家设宴招待,谓之“做九儿”。此俗安阳境内城乡普遍流行。

  殷商文化旅游节 

  时间:每年9月下旬-10月下旬 

  内容:旅游节期间可以会有书画展览、戏剧演唱专场,比如欣赏大弦戏、大平调、二夹弦、锣卷戏、怀调、落腔等,肯定一饱耳福,自行车飞跃红旗渠的惊险刺激的活动。

【分页导航】
   [编辑:刘芳]
查看更多评论>> 我来说两句(已有2条评论)

0小时0分钟前61.54.224.***  风景网  匿名用户3217
太好啦,谢谢
0小时2分钟前61.54.224.***  风景网  匿名用户86475
hao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来源:万花筒,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安阳  殷墟  民风民俗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