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关于开平碉堡与村落景区的民风民俗

关于开平碉堡与村落景区的民风民俗

2010-5-12 14:46:33   网友评论来源:经网旅游  
   复制链接 |   

     扫  屋

  扫屋又叫“扫尘”。“尘”与“陈”谐音,含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按鹤山风俗,在谢灶之后、除夕之前,家家户户进行一番大清洁,扫天花,抹橱窗、家具,洗地板等。市政府为了让市民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欢度春节,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将街道里巷、沟渠角落全部打扫干净。这是一年一度的大清洁行动,以迎接新年。

  送 灶 日

  送灶日又称“谢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俗称为“小年晚”。传说灶神于是日要“上天述职”,人们为了感谢灶神一年来保佑家人饮食平安,于是敬备祭品(炒米团、黄糖、柑桔、猪肉、鱼、鸡)奉拜,为灶神饯行。到年初三再“接灶”,迎接灶神从天上回来。

  荷塘沙溪村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 ,相传此日喜鹊搭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由“七夕”演变而来的则是民间的“乞巧节”,乞巧是指妇女于七月初七夜间,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江门一带俗称“慕仙”。 

  在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沙溪村,“乞巧节” 的民俗活动由来已久,当地的老人说,自她们懂事的时候起,就已经有“乞巧节”活动了。当时荷塘很多村落都举办“乞巧节”,“乞巧节”成为妇女社交游乐的节日,寄托着妇女们比手艺、比心智的强烈愿望。 

  七夕当晚,沙溪村、以至邻村的村民都来参观各式乞巧饰物,一面欣赏,一面评判谁家做得好、做得巧。当晚还有舞龙助兴和放电影(过去为做大戏),整条村沉浸在欢乐之中。

  在“乞巧节”到来之前,各家各户的妇女早早就做着各种准备,她们买来各种花纸、花布,还有鲜花、胶花、绢花,凭着一双巧手,或剪或贴,或用各色丝线缝合,制成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亭台楼阁、小桥、人物,这些场景都含有一个故事情节,如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银河会”,取材于历史人物的“昭君出塞”,取材于戏曲情节的“牡丹亭”、“拉郎配”、“三娘救子”等。还有用瓜果做的,即直接在冬瓜或西瓜的外表上刻上各种文字和图案。 

  乞巧节当天,她们在村中市场搭成一个占地近200平方米的彩棚,叫乞巧棚,棚内搭有展示台。 

  吃过中午饭,各家各户的妇女就开始陆陆续续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乞巧饰物,搬到彩棚内摆上展示台。 

  彩棚布置也有特色,在彩棚的显要位置挂着两套衣服,一套为背着一顶太阳帽的男装,一套为裙装女服,用以代表牛郎织女,两人还手牵着手呢。这不由使人想起秦观的《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傍晚,由七位7至10岁的女孩,穿戴整齐、统一化妆,装扮成七仙女,在乞巧棚的“织女”前行大礼,祈求人人都心灵手巧。年龄大的妇女说,过去的乞巧节,当场还进行一些比赛,如做针线活、剪纸、扎花和用瓜子叠宝塔等,这叫比乞巧。 

  比如当场用纸剪花鸟,漂于水盆中,看谁剪得好,剪得好的就被人们誉为“巧女”或“巧姑”。 

  乞巧节还有一个风俗就是“乞巧芽”,“乞巧芽”的风俗是根据民间传说,织女除了管理妇女纺织外,还主宰瓜果农作物的生长。 

  过去,姑娘们会在农历六月初十,晒上一盆红豆、一盆绿豆和一盆稻谷,到了六月廿四再用水浸豆谷让它发芽,每晚还要把豆谷拿出露天晾一晾,这叫打雾,这样一直至七月七日晚,名为“巧芽”。七夕晚上,姑娘们就把自己精心炮制的“巧芽”拿出来展示,看谁的芽苗生长旺又嫩绿。 

  过去,妇女的地位不高,加上能读上书的更少,在这种地位低、文化低的背景下,她们唯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乞巧节,祈求织女赐给自己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同时还祈祷着自己的日子过得幸福。 

  因此她们在乞巧节中,还根据自己的不同心愿,向织女求富、求寿、求子、求爱情。并通过乞巧节活动,沟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还有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地位,增强自信心。

  新会鲤鱼灯

  鲤鱼灯不但是会城一大特色的民间工艺,它还与会城元宵节开灯的风俗有关。

  汉族传统风俗,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灯节,起源于东汉。会城也不例外地有这个节日,最早的明代万历《新会县志》记:“元宵灯烛箫鼓彻夜为乐。”但习俗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过去会城的每条里、巷都在入口处设“社公”(社坛,一方土地之神)。农历正月十二晚“社公”开灯,小孩就提着用春节“利市”买来的鲤鱼灯,聚集游玩,成群穿街过巷“游灯”,口唱“游灯,游灯,捡个银钱两份分(注:会城方言音pang,‘平分’的意思)”。鲤鱼灯规格有大有小,都是用竹篾扎成大肚子鲤鱼框架,再封上印有金鳞的红纸等,其形象美丽可爱。鱼腹下和鱼脊上留有空洞,以便透气,鱼肚中间有竹篾架,可插一支短蜡烛点亮,因此玩弄时一不小心就会烧灯。小鲤鱼灯吊在一根竹篾尖上,小孩就拿着这根竹篾提灯,也可以插放。正月十五为“大灯晚”,这一连几个晚上都是小孩们的快乐时光,至十六日就“完灯”,也有的延至十八日才“完灯”。

  由于形成习俗,会城的鲤鱼灯又不仅仅是小孩子们的游灯,很多时候还举办较大规模的灯会。会城的这个历史习俗可追溯到清代,当时会城翰禄桥(在今惠民东路东段)的鲤鱼灯最为出名,每年元宵节都在翰禄桥社坛高挂大鲤鱼灯、大煎堆灯和大粉印饼灯,以欢庆节日。抗日战争前,会城元宵灯饰比较多样,还有腊鱼灯、鲫鱼灯、走马灯等,并不像后来那样单一。湖南籍著名画家黄永玉,在抗战胜利后陪夫人张梅溪回新会娘家过年,游逛了会城西隅街,他后来回忆说:“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那时街的两边都是茂盛的树,就像一条绿胡同。树上拉着铁丝,铁丝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鱼灯。”我们可从这段话中知道当时的灯会情景。至1966年“文革”前,城内各处还保留鲤鱼灯的风俗。陈如松先生作品集《沧桑颂》中回忆到,1956年春节放假期间,当时的新会县委书记党向民一手携着儿子,一手提着新买的小小鲤鱼灯,到西隅路文化馆看爱国卫生图片展览。“破四旧”毁除“社公”后,这个民间习俗没有了。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人制作鲤鱼灯出售,毕竟小孩子比较喜欢。会城周围的乡下过去也有元宵灯节的风俗,有小灯笼、走马灯等灯饰,但一般不是鲤鱼灯。

  会城有鲤鱼灯的习俗,与会城人喜欢鲤鱼也有很大关系,当地人喜欢吃鲤鱼,特别是海鲤,公认好吃、有益,会城有句俗语,叫“吃咗海鲤,吾使冚被”(吃了海鲤,晚上睡觉不用盖被子的意思)。鲤鱼有“姜葱鲤”、炆(焖)鲤鱼等吃法,一些妇女喜欢吃鲤鱼煮糯米饭补身子。另外,“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鲤与“利”谐音,生鲜鲤鱼有“好生利”的意头;会城还有句童谣:“鲤鱼屈屈尾,主人好生利;鲤鱼嗑嗑鳃,主人大发财。

【分页导航】
   [编辑:刘芳]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开平  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