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凤山的传说
武宁县城郊飞凤山屹立修江之滨,似凤凰引吭长鸣,振翅欲飞。它与北岸狮子岩隔江相望,从高处俯视,一狮一凤,扼守水道,俨如把关文武两将,威风凛凛,气势雄伟。飞凤山名由来,与晚唐诗人王周有关。
五代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王周调任武宁节度使,乘舟溯修江而上。晓航夜宿,这日船过东渡滩,来至背倚青山,面临绿水的东林寺前停泊。王周与该寺高僧虚远大师友谊甚笃,时有书信往来。此时已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便离舟登岸,来寺造访。虚远闻报,亲迎寺门,合掌施礼:“客地一别,倏忽数载,施主别来无恙。”王周躬身一揖,“碌碌俗徒,为衣食,尘缘难断,说来惭愧。”两人来至客堂,分宾主坐下,寒暄过后,虚远娓娓道出一桩趣事。
昨夜,虚远正打坐入定,突见一金翅凤凰,从东山飞来落在大殿檐角,长鸣数声,飞入寺后,虚远紧跟来到竹林,但见皎月高悬,筛光一片,哪有凤凰踪影,虚远喟然而返。
“若是梦幻,老衲不信,此乃亲眼所见,百思不得其解,今日施主来访,莫非应在你的身上?”
王周连连摇手,“大师亲见神鸟,实乃缘份,在百鸟群中,自忖能名列鸦群,即为不错,岂敢与凤凰相比。”
两人又谈禅说经,评诗论赋,直至深夜。应虚远之请,王周挥笔写下《过武宁县》一诗流传至今:“地过武宁县,初晴景物和,岸回惊水急,水浅见天多。细草浓蓝泼,经烟匹练拖,晚来何处宿,一笛起渔歌。”
虚远看诗后沉默不语,久久方说:“老衲素知施主性情淡泊,胸襟开阔,两袖清风,一肩明月,宫场中之佼佼,但一时难脱羁绊。世事如棋,繁杂纷纭,愿施主好自为之。”
王周系魏州人,在五代唐庄宗、明宗时功拜刺史之职,官声极好。在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40年前后),历任贝州、泾州节度使。后汉高祖时,徒镇武宁,在任上去世,葬于东林寺后,虚远为之操办丧事。
时人怀念王周为官清正廉明,心地善良,问民疾苦,到任后废除苛弊,解民饥困,励精图治,百业俱兴,便将所葬之山取名为“飞凤山”,这便是飞凤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