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东南亚风俗:缅甸人的白象崇拜(图)

东南亚风俗:缅甸人的白象崇拜(图)

2011-3-11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世界博览   作者:李茹
   复制链接 |   

  白象战争

  在东南亚地区,经驯化的大象能帮助人们开荒、筑路、伐木、搬运重物,甚至看管小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象文化。此外大象还曾是转战沙场、身经百战的功臣。如同冲锋陷阵的战马一样,古代东南亚的战将以大象为坐骑,君主以白象作为御坐以增神威,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过印度的象兵。东南亚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古战役不仅与大象有关,而且大象还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如果没有大象,东南亚的历史可能要重写。由于东南亚各国都崇拜白象,因此珍惜少见的白象就此成为各国争夺的宝物,1549年-1769年之间,泰国、柬埔寨和缅甸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残酷血腥的战争,战争的部分原因就是统治者想拥有更多的白象。

  1549年柬埔寨洗劫了泰国的巴真武里城,泰国大城王朝的国王马哈里帕特要求柬埔寨的国王昂陈,进贡一头白象作为补偿,昂陈断然拒绝,一场伤亡惨重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一心想打败柬埔寨的马哈里帕特派象兵出征,但是泰国战败了。沾沾自喜的昂陈把胜利的地点改名为“打败敌人的丰碑”。故事并没有结束,马哈里帕特卧薪尝胆十年后,1558年他再次加派重兵,在吴哥附近,终于一雪前耻,大败柬埔寨军队,马哈里帕特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他最贵重的战利品:一头白象。

  1592年,缅甸王子统率两路大军分别向泰国京都挺进,双方在泰国素攀府境内展开决战。泰王纳黎萱所骑之象,见敌象奔逃便穷追不舍。等战象停住脚步,纳黎萱才发现自己已陷于缅军的包围之中。缅甸王子立即驱象冲向泰王,纳黎萱抓住时机将缅甸王子砍死在象颈之上。从此,纳黎萱王名声大振,此次战争史称象阵战。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