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唐朝名将李靖是如何当上“托塔天王”的

唐朝名将李靖是如何当上“托塔天王”的

2011-1-17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飞华时空  
   复制链接 |   

四川出土的免死碑,李靖为开州一带的反唐叛军所立。

  颉利可汗的牙帐设在定襄(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李靖率领骁骑三千,从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出其不意,直趋定襄南面的恶阳岭。颉利惊慌不已,说:“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次年正月,李靖攻破定襄,颉利仓皇逃遁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别部唐军也取得辉煌胜利。

  在唐军的沉重打击下,颉利十分恐惧,遣使入朝谢罪,请求举国内附,自己来长安居住。二月,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等人赴突厥宣慰,李靖领兵迎接颉利。他同李勣会合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相互商议道:“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走度碛北,保依九姓(回纥部落),道阻且远,追之难及。今诏使至彼,虏必自宽,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李靖把这一决定告诉将军张公谨,张公谨说:“诏书已许其降,使者在彼,奈何击之!”李靖说:“此韩信所以破齐也(西汉派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归顺,田广遂撤销守御,韩信乘其不备,出兵袭破之),唐俭辈何足惜!”

  颉利见唐使来请,心里很踏实。李靖、李世勣连夜进军,在阴山一带俘获突厥千余帐。李靖派部将苏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前进,距离铁山颉利牙帐七里时,颉利才发觉。颉利乘千里马逃跑,唐俭趁势脱身而归。李靖大军赶到铁山,斩首万余级,俘获十余万。颉利想北度沙漠,由于路口已由李世责力把守,未能得逞。他改道走投吐谷浑,被唐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突厥灭亡,唐朝的北部领土自阴山向北延伸到大漠。

  李靖年事已高,患病退休。立国青海的吐谷浑不断寇边,太宗下诏大举讨伐,很希望李靖能够出马指挥。李靖闻讯,请求出征,太宗喜出望外,任命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五总管及突厥等族兵力,出击吐谷浑。贞观九年(635)闰四月,吐谷浑遭到唐军的打击,烧掉野草,退保大非川。

  诸将都认为“马无草,疲瘦,未可深入”。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不同意,认为吐谷浑“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采纳,督率诸军深入敌境,越过积石山,前后战斗数十回合,取得彻底胜利。

  李靖不仅有丰富的军事实践,还有精湛的军事理论。《宋史》卷207《艺文志六》著录有李靖兵法多种:《韬钤秘术》一卷,《韬钤总要》三卷,《卫国公手记》一卷,《李靖六军镜》一卷,《李靖兵钤新书》一卷,但北宋神宗时已经不见完帙。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唐人杜佑《通典·兵典》保存的一部分《李靖兵法》。传世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般认为是假托之作。

  贞观十四年(640),李靖的夫人去世,太宗指示在自己的陵墓昭陵旁修造李靖夫妇的陪葬坟墓,依照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旧例,墓前筑阙,修成突厥铁山和吐谷浑积石山形状,以表彰李靖的特殊功绩。九年后,李靖病逝,享年七十九,和夫人合葬。

  李靖的军事成就远远高于唐代其他将领。高祖多次夸奖道:“李靖是萧铣、辅公祐膏肓,古之名将韩(西汉韩信)、白(秦将白起)、卫(卫青)、霍 (霍去病),岂能及也!”太宗夸奖李靖道:“昔李陵(西汉大将)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李靖年迈不再出征,太宗议论起另外三位将领,却是另一番评价:“于今名将,惟[李]世勣、[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世勣、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则大败。”唐代后来的名将为数不少,有的只是在政治上会来事,军事并不突出,有的是蕃族出身,不可能被汉人拉来做神灵。而且,比起李靖,他们都没有水战、步战、骑战的全面经历,也没有军事理论著作。因此,民俗把李靖附会为托塔天王,在从唐朝到明朝这段时间内,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李靖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