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选妃制度
宫廷要选民间之“良家女”,是汉代的法律制度。笄,古“算”字。《汉仪注》:“八月初为笄赋,故曰笄人。”即每年的八月初,朝廷为向天下征收捐税、租赋,便开始结算赋税。出人中核算赋税之官,称为“笄人”。朝廷向民间征收美女,也属于征收赋税,是每年都要进行的。每年八月是征收“良家女”的时候,此时朝廷派中大夫、掖庭丞、相工三种官员,去洛阳周围的乡间,“阅视”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的“姿色端丽”、“合法相”的女子,载回后宫。
在派下去征收“良家女”的官员中,“相工”之官,应多加注意。相工,必须是阉人,即宦官。凡是被看中的,就将其用车运到后宫,后宫再进一步筛选,方能决定能否陪伴皇帝。
东汉皇帝刘志要娶梁莹(哥哥梁翼是刘志的大将军)为后,那时梁莹仅仅15岁。刘志即派遣一宫廷女官名叫吴姁的去对梁莹进行身体检查。其框框条条之多、规格之严,毫不亚于当今的遴选太空航天员。这女官吴姁先检查梁莹的走姿,结果发现其举止优美,婀娜多姿。吴姁接着摘下她的两只耳环,散开她的发丝,查其有无脱落。继而检查其秘密部分,命其裸体,但见她皮肤滑腻,有如凝脂,冰清玉洁,如芙蓉出水,证明皮肤良好。再查其乳房隆起,发育良好趋于成熟,表面发育正常。肚脐优美,能容下半寸珍珠。之后,吴姁对她的腋窝与脚底都检查了,结果令人满意,梁莹才成了刘志的皇后。
皇后只有一个,享受的待遇当然是至高无上的。自汉武帝刘彻、汉元帝刘爽起,不再像其先辈刘邦、刘恒那么土里土气了,他们知道以女色取乐,并且越多越好。以后,汉后宫的宫妃数目成倍地增长,远远超过3000。
从《汉书·外戚传》中可以看出其称谓之繁杂,等级之森严:“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子、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婕妤、女圣娥、俗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汉成帝就曾封赵飞燕的妹妹合德为昭仪。婕妤视上卿,比列侯。汉成帝时最先封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之女许氏为皇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当时尚为嫔妃的赵飞燕不一般,于是把她带回宫中,封为婕妤,后废许皇后立赵飞燕为皇后。女圣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俗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四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云。”自此,历朝君主都以此为模式,根据自己的好恶增减修订。
汉代后宫妃嫔众多,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不过此时却发明了前所未有的防闲淫逸的“守宫”。这守宫即在帝王的后宫中,有一种爬行动物,其“守护”的作用非常大,因而美其名目“守宫”。
其实,守宫是一种虫子。这种虫子在后宫有专人饲养,饲养这种虫子的人叫“术家”,以养这种虫子之技而谋生。由于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临幸的终归只是少数,那样的话,就有很多妻妾只能是“寂寞梧桐锁深秋”。为了对付那些成群的妻妾,防止她们与别人私通(即防闲淫逸),守宫便应运而生。守宫如何守帝王后妃们的贞洁呢?首先,饲养者把虫子盛养在“拨盂”之中,并喂它们矾砂,过7天或14天后,再把虫子们“捣治万杵”,捣成细末。女人用此粉末点身,它就会终身不褪色,如果女人与别人发生性关系,则红点褪去。由于这种特殊的效用,守宫专用于守卫宫禁,效劳于帝王,防闲淫逸,保持帝王种姓的纯正和后妃们的贞洁。其实,守宫就是现在人人皆知的爬行动物蜥蜴。以当今的科学发展观看,这蜥蜴的功能实属夸大其词,诈人耳目。
西晋武帝择嫔妃
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是“泰始”,当时司马炎刚刚建立起西晋政权。他登上帝位后,马上着手“博选”后宫佳丽。273年,为了切实做到“博选”,他先下了一条命令:挑选卿以下文武官员的女儿到后宫,若有把女子藏起来的就处以“目无君主”的罪名,直至死罪。在他还没有挑选完宫女之前,禁止老百姓结婚嫁娶,以便把所有适龄女人留着供他先行选择。第二年,又下令良家女和下级军官及小官吏的女儿5000多人,进宫供他挑选,骇人听闻,朝野愤懑,几乎导致人们揭竿而反。为了择嫔妃,晋武帝还派宦者驾着车,带着随从驰经各个州郡,物色美女。宦官们选来良家女后,再由皇后亲自挑选。这皇后便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杨皇后。这样一来,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顿时爆满。史称:“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魏元帝及吴末帝孙皓的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由于嫔妃多,每天不知择谁侍寝才好,于是就发明了以羊拉御车,羊车在哪个妃子的门前停下,他就与哪个妃子饮酒作乐,并睡于该妃子之室。宫人为求宠幸,有的就取竹叶擦地,有的用盐汁洒地……以使皇帝的羊车停下。
唐代选宫女出花招
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太平,财丰粮富,达到了唐朝鼎盛时期。与此同时,玄宗开始腐化堕落起来。为了充实后宫,玄宗便秘密下令:挑选天下好看的女子纳入后宫,并给她们取名为“花鸟使”。这些绝色女子,被迫入宫后,便成了被奴役的宫婢。由于每年都要从民间采选民女入宫,开元、天宝年间宫女人数急剧增加。长安大内、大明、兴庆3宫,皇子10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洛阳大内、上阳两宫,累计大约有4万宫女。由于当时经济发达,思想活跃,因之后宫制度不是十分严谨,有的妃子竟出生于青楼,这在后来的朝代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唐代第一个与众不同的花招。又据《新唐书·宦者传》记载:在开元、天宝年间,大约有宫嫔4万人。唐玄宗为太子挑选妃子,曾下令百官各自“举言十岁以来的嫡女及妹、侄、孙女”,专“求汝,郑间衣冠子女为新妇”。就这样,许多良家少女相继被选入宫中,大部分成为宫女,只有少数人才会幸运地成为嫔妃。
由于后宫嫔妃众多,帝王淫乐的花样也在翻新。宝历年间唐敬宗李湛特制了一种纸箭,用纸制作箭头,纸箭头里面裹着麝香或龙涎香之类的香粉末。李湛在宫中需淫乐的时候,就把嫔妃们叫来,让她们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他则用这种纸箭射她们,被射中的宫女或嫔妃,身上就会有香粉末沾上,因而浑身散发出浓烈的香味,但不会有任何疼痛感。当时这种纸箭被宫中人称为“风流箭”,宫嫔们都希望自己能被纸箭射中,只有被射中了,才能得到君主的宠幸,才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