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国际人权日
美国人的始乱终弃,是他一生中最难以释怀的事情之一。1976年6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飞往圣地亚哥参加美洲国家组织大会,并与皮诺切特会谈,显示了对孤立中的智利军政权的默认和支持。
然而,同年9月21日,智利派出的秘密特工用汽车炸弹在华盛顿暗杀了流亡的智利前外长奥兰多·莱特利尔,死难者里还包括莱特利尔的美国籍助手。随后出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旋即与智利军政府拉开了距离。
1980年皮诺切特出访菲律宾,此前世界上几乎未有国家接受他的访问。然而菲方中途突然变卦,当将军的专机即将飞抵菲律宾上空时,菲方以总统不在首都为由,生生让专机返航。
这次闭门羹使皮诺切特高傲的自尊心遭受重创,他回国后下令中断智利同菲律宾的外交关系,并发誓从此不再出国访问。
随着全球民主化浪潮的兴起,美国对曾经的冷战伙伴一成不变的军阀面孔愈发厌恶,施加压力迫使皮诺切特同意在1988年举行全民公决。将军在选举中输给反对派,于1990年交出了政权。
“虽然他逃过了法庭的审判,但充满讽刺意味的是,他死在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那天。”智利律师乌戈·古铁雷斯说。
智利女总统巴切莱特认为,皮诺切特的死亡是智利分裂、仇恨和暴力氛围的终结。巴切莱特的父亲曾是智利空军的将军,因为支持阿连德的宪法政府而在政变中遭到逮捕和虐待,死在了狱中。巴切莱特本人和她的母亲也曾被关押在军政府的集中营。
皮诺切特和他的家人早就议定将遗体火化,骨灰保存在私人场所。他们担心,如果像智利过去的国家元首那样将灵柩葬于首都的圣地亚哥公墓,他的墓室难保清静,何况那里还有阿连德的墓和政治受害者的纪念碑。
12月12日晚上9点多,位于圣地亚哥西北方140公里处的海滨胜地贡贡,“海滨花园墓地”的火化房,淡黑的烟从烟囱口慢慢升起来,又被微风拉散成一片。皮诺切特的骨灰被交到了他的两个儿子手中,之后它将一直存放在其家族在附近的一个庄园里。
一位网民在帖子中留言说:“你还是没带走一片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