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天险
坐落在这里的大石城景点,现保存有大量的明代军事建筑。据史料,唐朝时期这里曾经是吐蕃的兵寨。
石城(今西吉县火石寨乡蝉窑村),位于云台山山顶,四面峭壁陡立,天然形成,红沙岩质,形状像一头卧牛,底部周长约800余米,垂直高度约50米。东南角有人工开凿的石阶用以上下攀登出入。石城顶呈牛背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大约35000米到40000余米。顶部中段从东至西有人工开凿的穴式长方形石窟6个。东端有一窟,据推断可能是当时的灶房。石城的四周被俊俏的岩壁包围,只东西两端有狭谷可通,又好似围绕石城修筑的一座大城池,地形险要异常,易守难攻。石城是一个沿袭时间很久的地名。唐代吐蕃占据固原时即称石堡,后来演化为石城,明代的历史典籍里已称其为石城。因明代初期满俊(又名满四)据此与朝廷抗衡而闻名,据《明史》:四年,满俊反。满俊者,亦名满四。其祖巴丹,自明初率所部归附,世以千户畜牧为雄长。仍故俗,无科徭。其地在开城县之固原里,接边境。俊犷悍,素藏匿奸盗,出边抄掠。会有狱连俊,有司迹逋至其家,多要求。俊怒,遂激众为乱。
这次起义,历经了大小300余次战役,给明王朝在固原、宁夏以及陇东地区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起义队伍的成份比较复杂,纪律松散,缺乏军事素养,加上与满俊一起起义的土达杨虎狸的叛变,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旧西吉县志中也将石城列为县八景之一,称其为“石城天险”,并赋诗描绘:“岗峦峻巍人云标,朝日苍茫夜寂寥。飒飒风声沉万壑,森森剑气透重霄。石级有路凭谁凿,荒城无烟待人烧。残迭徒资叙阳照,牧马悲嘶已非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