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夏代大禹爷治水,曾缘牛识水性,故每治一处,定铸铁牛沉水,以镇水患。锁江楼初成,不仅有楼塔相呼,还配以阁轩相应,更铸四尊铁牛拱于宝塔侧畔,以镇锁蛟龙,消弭水患,永葆太平。
锁江楼塔作为九江的风水宝塔,已屹立了400多年,饱经历史的磨难和风雨的侵蚀。据载,明万历三十六年,九江发生了地震,锁江楼和江岸一侧的四尊铁牛的两尊坠入江中,而锁江楼塔却完好无损。清乾隆十三年,当时的官府重建了锁江楼,并增建了看鱼轩。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九江,锁江楼毁于战火,剩下的两尊铁牛也不知去向,唯锁江楼塔幸存。
说起“锁江塔”还有一段故事,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开始侵占九江,当日军兵舰抵近九江时,骤然被江边威武挺拔的锁江楼所震慑,便用罪恶的炮火猛烈向锁江楼轰击,锁江塔身偏北中部位置被击中三炮(现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炮击的弹痕),锁江楼虽然遭到炮轰却并没有倒塌,依然顽强地屹立在浔阳江头。有诗云:“风风雨雨锁江流,浪打波摧不尽秋。何惧日军连炮击,挺身昂首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