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评书的魅力所在
茶馆评书的魅力在哪呢?马岐说:“过去在这样的书馆听书,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听着解气,你可以看到艺人的一招一式,再一个就是书馆的小吃吸引人,就连买的那薄薄的一片萝卜,嗬,好吃!”到今天,小吃对观众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传媒的发达让任何的艺术种类都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中欣赏……但这一切似乎都没有成为阻碍观众来康龄轩听书的理由,马岐称这些老书座们是他的“粉丝”,确实也名副其实。无论刮风下雨,好多书座都雷打不动地来捧场,马先生一高兴,还会唱一段压箱底的绝活儿--岔曲、单弦之类的表达谢意,而且这些观众大多为“80后”,且文化程度较高。甚至有东北的观众在网上听过马先生的评书后,不远千里来现场听书,就为感受一下氛围,足见茶馆评书的魅力之大。
在笔者看来,茶馆评书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书是一个人的艺术,能在茶馆说书的艺人一般人生阅历和艺术积淀都很深厚,因此他们说的书往往更具吸引力。以马岐为例,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曲艺世家,因此对曲艺、戏曲的优秀传统剧目和行内的各种掌故、轶闻都很熟悉,很多东西都可以信手拈来;再加上他本人的经历也十分丰富,亲历了天津解放、曾到老山前线慰问、精通很多艺术门类……这些都成为他在评书中讲古论今的素材,经常能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灵活地跳进跳出,自由巧妙地进行点评,因此他的身边自然形成了一些铁杆儿的“粉丝”。
在书馆,艺人能与观众近距离互动。与相声剧场内演员与观众台上台下的互动不同,茶馆评书与观众的距离更近。在茶馆内,艺人说书的台子和观众之间几乎没有距离,这就首先在空间上拉近了两者的距离。在没有开书之前,说书艺人都会按照规矩,早早来到台上坐下,行话叫做“绷座”,即坐在台上等着观众的到来。观众进门之后,马上客气地说:“您来啦,请这边坐!”接着,茶馆老板就会端上一杯香茶摆在客人面前,如果客人自带了茶叶,老板立刻会帮你沏上。在康龄轩大院,这里都是按照老规矩行事。早来的观众,会坐在位置上和马先生聊天,请教评书的知识或者曲艺行内的事,也会讨论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刚刚发生的热点新闻等。待会儿开书之后,刚才讨论的话题可能就成了马先生的一个“包袱”,一抖出来,自然会赢得满堂彩。这种演出前的交流、沟通,不仅是一种老传统、一种对观众的礼貌,通过这种沟通,也让艺人和观众之间增加了了解,为之后的表演奠定了基础。
可以听到趣味无穷、包罗万象的“书外书”。所谓“书外书”,就是指跟评书的正书内容没有直接关联的故事。“书外书”包括两类内容:一类用行话叫 “拉典”,就是在说书的过程中,为了说明某个道理,引用其他书目的经典故事作为案例。比如说两个人的深厚友谊,就引用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管鲍之交”的典故。另一类是评述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观念或者现象。比如说到某人喝酒,艺人可能就此对中国的酒文化展开一番讲评,也可能拿生活中酗酒的例子劝解观众饮酒要适量。这类“书外书”涉及内容极其广泛,还包括中医、武术、地方小吃、梨园掌故等,真可谓是包罗万象。北京的一位老书座王先生几乎每周都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康龄轩听书,他说:“书的内容听过很多遍了,之所以还来听就是为听马先生的‘书外书’,好听,长知识!”很多书座都有这样的感受,因为评书的传统书目已经说了很多年,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些“书外书”。马先生特别擅长说“书外书”,能够整晚上不动正书,完全是“书外书”的内容。
茶馆也是最能锻炼艺人的地方,通常人们认为“没在茶馆里说过大书,就不算会说书”。现在在北京,除了马岐的徒弟勾超固定在茶馆说书以外,马先生还常常让一些年轻的评书艺人登台献艺,以锻炼、培养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