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外交礼仪及敬语:漫谈中国古代的国书

外交礼仪及敬语:漫谈中国古代的国书

2010-10-8 9:22:54   网友评论来源:华夏经纬网  
   复制链接 |   

  波斯、喀拉汗国书

  北魏神龟年间(518-520年),波斯遣使到中国,其国书写道:“大国天子天之所生愿日出处常为汉中天子波斯国王居和多千万敬拜”。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喀拉汗王遣部领阿辛上书宋神宗,自称“于阗国偻罗有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书与东方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喀拉汗王对宋王朝的向往、羡慕、亲切之情跃然纸上。

  喀拉汗王朝是10世纪末,维吾尔人的先祖回鹘族在葱岭建立的王朝。喀拉汗亦称黑汗,自称“桃花石汗”(意为中国汗)。中原王朝不断有公主嫁往回鹘,故喀拉汗王把宋朝皇帝称做阿舅。

  宋金国书

  宋、金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双方的国书称谓上。起初,双方关系对等,国书抬头为“大金皇帝谨致书于大宋皇帝阙下”或“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大金皇帝阙下”(《大金吊伐录校补》)。宋钦宗时,金、宋之间为伯侄关系,宋朝国书中便出现了“侄大宋皇帝桓谨致书于伯大金皇帝阙下”,“桓”为钦宗的名字。最后,钦宗向金国投降,降表中一开始即称“臣桓言”,末尾则是“天会四年十二月,大宋皇帝臣赵桓上表”,连纪年都改奉金国的正朔,南宋虽然仍称皇帝,但是在金人面前已经无法伸直腰板了。

  沙皇国书

  1670年4月沙俄使节米洛瓦诺夫来到北京,其国书称“彼中国皇帝应归依沙皇陛下最高统治之下”,“永久不渝,并向大君主(指沙皇)纳入贡赋”等内容。但是,因当时在北京无人能看懂这份国书上的文字,米洛瓦诺夫使节团受到康熙皇帝接见,并赠送衣、帽、绸缎等礼品。

  1693年11月,以伊斯布朗特·伊戴斯为首的沙俄使节团来到北京,其国书却客气起来,称康熙皇帝为“我们(注)的朋友、光荣的中国汗、亚洲伟大国家的统治者、最智慧专断的皇帝、中国人民社会事务和法律的管理者与保护人”,并向中国皇帝“致以情意深厚的祝贺”,“祝愿皇帝陛下健康长寿,在管理国家事务中幸福”。

  注:“我们”指彼得一世(1672-1725年)即彼得大帝与其兄伊凡五世(1666-1696年)于1682年同时即位,但由其姐索菲亚摄政。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