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绍述身影从此去 最后一任衍圣公(图)

绍述身影从此去 最后一任衍圣公(图)

2010-9-19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网易  
   复制链接 |   

 

获博士学位时的照片

  教三礼 精通美食与书法

  虽然担任“奉祀官”,但孔德成一向以学者自居,与学界的关系较诸政界深厚得多。在1984年接任台当局“考试院长”前,与政治比较沾得上边的职务,也只有“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职务。

  孔德成赴台后,就在台大教授“三礼研究”、“金文”、“青铜彝器”,桃李满天下。不仅仅是有圣人遗风的孔子嫡孙和翩翩君子风度的学者,孔德成还是个自成一格的书法家、美食家。

  不过惜字如金的孔德成不轻易挥毫,他的学生只能找老师一起吃饭,酒酣耳热之际,再请老师挥毫。孔德成发现后也不以为忤,嘴巴上说自己上当,但还是会爽快的提笔挥毫。

  孔德成本身也是非常讲究的美食家,尽管求字不易,孔德成倒是非常喜爱到台北的各北方餐馆吃饭,而且不吝于给餐馆一些对于孔府家菜的指导。

  台大教书半世纪 孔德成桃李满天下

  孔德成桃李满天下,在台大教了半世纪,不少中文系教授都是他的门生,昨天听闻老师逝世,有人哽咽红了眼眶,推崇他不愧是孔家后代,好学有礼,上课只谈学问,不谈政治,“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上课严格,下课对学生很好,就像家人,会请穷学生吃面,且有好酒量。

  孔德成的专长是“三礼研究”、“金文研究”及“殷周青铜彝器研究”,他从1955年起,在台大中文系和人类学系担任兼任教授,并曾与台静农、王静芝、王北岳、吴平等著名书法家成立“六修书画会”,他的金文、楷书最为书法界称道。

  世新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黄启方说,孔德成学问渊博,虽然学中国古礼,对西洋也很懂,观念很新,当时他已是研究所学生,但修孔德成的课会“怕”,因为孔德成上课很严格,常要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真的是“学不厌也教不倦”。

  孔府宴精致 豆芽缝能镶肉丝

  孔德成“衍圣公”的独特身份,让他自小就有机会见识到孔家宴席的繁复精美,这也反映在他的饮食观上。

  孔府宴精神可回溯至孔子,他可说是史上第一位美食家,对吃见解独到,与现今流行的饮食观不谋而合,名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米麦碾舂得愈精白愈好,鱼肉切得愈细愈好,就是讲究用餐的精致。

  归纳孔府宴有几项特点:高低有、菜名美、规矩多。“高低有”是指孔府宴菜色上至鱼翅、下至豆芽都能上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镶豆莛”,明明是普通的豆芽菜,却能掐头去尾,从中空的豆芽菜里嵌入比牙签还细的火腿丝与鸡肉丝,好红白两色分明,如此细工,即使是现代科技都不见得办得到。

  “菜名美”,应该与孔家学问多有关,明明是凉拌小黄瓜,经过刀刀不断、层层迭迭,成了件镂空的蓑衣,取名“蓑衣黄瓜”;另外一道怎么看就是西瓜煮鸡,却名为“一卵孵双凤”。“规矩多”,包括身份有别,座位有别、出菜顺序有别。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孔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