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寓意的象征
饺子用面粉做皮儿,馅儿则五花八门,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来调制。因此,饺子是一种不分地域、不分季节、老少皆宜的食品。
中国人爱吃饺子,除了它多样的口味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饺子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带有吉祥寓意的食品。
比如说,饺子的皮是圆的,中国人祈求团圆、圆满,这个很适合中国人的需要。饺子的形状是扁圆的,它和古代象征财富元宝样子很相似。尤其是在过年时候,辞旧迎新之际,一家人团圆吃饺子,那么就寓意在新的一年头,可增加财富,可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么,更重要的是因为饺子它是包馅的,馅里头可以包进去各种各样的吉祥的。比如说,人们结婚的时候,饺子馅里头可以包上花生和栗子,就寓意早生贵子。
小小的饺子承载了那么多吉祥的寓意,使它和中国传统风俗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以来,民间就有许多吃饺子的习俗,像除夕吃饺子、破五吃饺子、冬至吃饺子,关于饺子的由来也有许多的传说。
虽然只是传说故事,但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寒冷地区老百姓的习俗。冬至之后是数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要来了。老人们常说,这一天不吃饺子,就要冻坏耳朵。热腾腾的饺子,驱走了冬的寒气,也给人们心中增添了一份温暖。
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为了过好年,旧时农家一进腊月的门坎,就开始忙年。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的时候起,就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张彩灯、贴对联、打扫庭院,准备迎接远方的亲人,过个团圆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至迟在明代已出现。那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这种习俗已非常广泛,已把它固定下来。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就把每一天分为12个时段,那么每天开始呢是子时,子时就相当于今天半夜23点到一点这个时间,那么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时候,那么这就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界限, 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搞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那么在这个时候吃饺子,饺子和这个“交子”正好是谐音,而且饺子还有那么丰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义,所以中国人才慢慢形成,在春节、在大年初一、在交子这个时刻,吃饺子这么个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