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河南民风民俗 三门峡的传统丧葬礼俗

河南民风民俗 三门峡的传统丧葬礼俗

2010-8-26 13:53:29   网友评论来源:河南文化网  
   复制链接 |   

  摆祭 亡人出殡,灵柩经过的路口、街头,亡人的外甥或女婿、至亲好友,为表示衰吊,在路边摆桌,焚香献供。桌上有古董、衣镜、花瓶,桌前有各种祭品,有面食、果晶、油炸食品,以及全猪,全羊、全鸡等。摆祭有一桌至数桌,其规格大小,视摆祭者贫富而异,灵柩经祭桌前停住,乐人奏乐,焚香,烧纸,祭者三拜九叩,孝子陪祭致哀。此俗现已少见。

  报庙 人亡后,丧家子女要到村上的土地庙报丧,请土地爷注销阳间户籍,报上阴间鬼簿。仪式是:端一个托盘,放四个馍、一炉香、三张黄表纸,到庙前(没土地庙的可在十字路口)祈祷,烧纸、叩头。之后,端托盘回去,不准回头看,否则土地爷那里就报不上了。现此俗已少见。

  纸祭 办丧事的迷信品。旧时富户人家,多借死人摆阔气,请来能工巧匠大做纸扎。以竹杆、高粱杆、苇杆或木条做支架,以五色纸,金银箔或彩绸为表糊面,扎成人、马,牛、羊、虎,豹、猪、鸡以及金山、银山、车轿、房院等等。有的灵柩外边,也用纸罩椁,前为龙头,后为风尾,中为狮身。起灵时,所有纸扎一‘路摆开,前有唢呐、鼓乐,炮杖开路,浩浩荡荡一、二里长。围观者众多,甚是排场。一般人家,只扎些纸马、纸山、纸树等。抬到坟上,点燃火化。

  安葬礼数 棺木下墓穴后,孝子下墓内,拂去棺上灰土,放食罐、油灯、墓志。之后,众人填土,至小穴洞口处留一小洞,倒酒燃火,火正旺时,用事先备好的一块石块,堵住洞口,填土掩埋。此叫“收原气”。整墓冢时,先插入柳树枝,孝子痛哭,焚香烧纸扎,放丧盆。安葬完毕,孝子回时走数丈远一回首叩头,直至家门。晚上孝子向坟前送火,俗称“怕怕火”(赶殃之意)。第二天,孝子、孝妇等,穿孝衣,拿礼品、香火、五色纸、笤帚毛、热水饺,到坟前哭祭。孝子轮次用笤帚毛扫坟,左扫扫,右扫扫,边扫边念叨。然后把饺子埋在坟的四角。事毕,众衷泣返家,如遇栽树季节,孝子要在坟周围栽上柏树和楸树,或枣树,以壮墓色。

  有殃无殃 俗称人亡为不祥,要请阴阳先生依故者生年、属象、亡时和长子生年、属象,来推算与确定是否“犯七”、“重丧”、“有殃”“无殃”。无殃可免“出殃”,有殃即要“出殃”。出殃的仪式是:按阴阳先生推定的日期时辰,在死者屋内、院内等处,撒上青灰,打开屋门、院门。全家老少离开宅院(鸡狗不留)让死者幽灵出走,或称让小鬼把死者魂儿领走,家人等时辰过了,到屋内敲锣,在院内放炮,冲散鬼魂,此即谓“出殃”,或称“赶殃”。此仪式,一般在傍晚进行。

  犯七 如阴阳先生推算亡人“犯七”,丧家在祭吊的七七四十九天中,(逢七天一祭),就要避过七,包括明七、暗七(即十四、二十一、二十八等)。在这一天不能哀祭,否则不吉利,要提前一天举行祭奠。

  重丧 如阴阳先生推算犯“重丧”,丧家就要举行破解,否则丧家会连遭不幸,本年内还会死人。破解法是:另作一小棺木,装一面捏人,放在大棺木小头底下,一同埋人坟内,即算破除。

  穿孝 老人死后,儿孙为表示哀悼’,直系子孙、媳妇,要每人做一孝衫、孝鞋、孝帽、直穿至谢孝日。葬后三日为“祭坟”,七日为“小期”,21天为“三期”(也称“三七”),35天为“五期”。百日、亡人生日,孝男孝女上坟祭奠。期年为周年,曰小样,两年曰大祥,三年将满为漳礼。三年过换孝衣。所谓守孝三年,至此了结。此俗乡间仍沿袭。市区无此俗。

  谢孝 谢孝日由孝子同舅家人商定。有的乡村在亡人三、五天后谢孝。谢孝时,孝子穿孝衣带礼品(祭品),到舅家祖宗祠堂,或先人牌位前告祭,燃香,叩头,祈祷。意思是亲人故去,请长辈魂灵在阴间多予关照。午饭后,向舅父、母叩头辞行。回到家后,就可脱去孝衣,只戴孝帽或穿孝鞋。有的乡村风俗,谢孝日在三周过后进行。此俗现已少见。

  合葬 生前夫妻,死后要实行合葬。如男(或女)先亡,妻后亡时,其儿女可以举哀合葬;如先亡者未过三年,要分别临时安葬,待过三年以后,其儿女要给老人合葬。合葬一般是归人祖坟地(永久安葬地),仪式可大可小,依贫富情况而定。

   [编辑:高珊珊]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河南  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