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徐霞客
徐霞客
徐霞客是中国明代(公元1368-1641)末年的旅行家、地理学家。1587年1月5日,他出生于中国东部江苏省江阴市。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弱,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的潮流,走上了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徐霞客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喜好奇书。长大后,徐霞客一反传统,他不参加科举考试,不入仕途,不追求功名利禄,21岁开始出游,30多年间历经艰险,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考察了许多名胜古迹,山川源流,风土文物。他在考察中坚持徒步,很少骑马和坐船,使他更能深入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和深山大野。考察时,他随时记录,描写。他的记录都是以日记的方式写下来的,十分详细地记载了他每日的行程和观察所得,有时也包括他对一个地区特点的论述、评论。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更有不怕一切艰险的精神。有人描写说他攀援登高时象一只猴子,探索洞穴时象一条蛇。特别是他写得一手好的散文,描写自然景物逼真生动,富有感染力,记述各种地理现象,又有精确简明、刻画入微的特点。正是这个原因,他的野外考察记录,才受到一些人的重视,作为文学读物,争相传抄。他去世之后,人们把他的记录加以整理,编定成册,定名为《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部日记体裁的地理名著,后来逐渐发展成手抄本和刻印本30余种,共62万多字,包括名山游记、西南游记、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的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尤以地貌、水文、植物等内容为多,也是最富有地理价值的部分。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