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山
香火鼎盛大悲山
大悲山是泗礁岛五龙乡田岙村西部的一座大山。山上有庙宇,名为“灵音寺”,是嵊泗供奉观世音的主道场。近几年,“灵音寺”经过整修装饰,面貌焕然一新,已成为嵊泗风景旅游区中的一个重要景点。
据方志记载,“灵音寺”的前身为“资福院”,建于五代时的后晋天福八年(943)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了。到了清咸丰年代,又为“灵庆庵”,亦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这是嵊泗泗礁岛见于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历史遗迹。 关于“灵音寺”的历史沿革,清代同治前有和尚结茅而居,同治十一年改建瓦房,称“灵音庵”,光绪二十六年底,初具规模,为普陀山圆通庵分庵。由于“灵音寺”位居山顶,佛光普照,风光秀丽,迄今,不仅成为东海北部的又一“海天佛国”,而且是令游人留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关于大悲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同间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据传,观世音菩萨从洛伽山跳到普陀山后还有三跳,其中第二跳就是跳到大悲山。说是观音从洛伽山跳到普陀山后,一天,坐在普陀山上数舟山东省群岛的千座山峰,数来数去差了一座。观音好生奇怪,便跳到大巨岛观音山顶去数,还是差一座。于是,观音第二跳跳到泗礁岛的大悲山,第三跳跳到小洋岛的小观音山,数过来,数过去,就是数不清。后来,她俯身看到自己的落坐处,笑了,原来她把自己坐着的那座山峰忘记计数了。后来观音虽然仍回到普陀山去了,可她的落脚处却因她的仙气所化,成了海上名山,纷纷建造名刹宝寺,大悲山。
灵音寺落成不久,来了一个外地和尚自称方法师。一天晚上,方法师对灵音寺的住持华道法师说:“贵寺建筑宏追伟,香火鼎盛,确系海外名刹。但罗汉堂恐有下陷之忧,望法师设法修补或重建。”华道法师听了不以为然,只是淡淡一笑,方法师见状也就不往下深说了。 方法师临走前,应华道法师之请,为“灵音寺”题庙门横额,他书写了“大悲山”三个字。意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望华道法师好自为之。大悲山的山名从此传开。 时隔二十年。在一个狂风暴雨之夜,罗汉堂果然塌掉了。华道法师大为惊奇,幸亏方法师提醒后有所防范,未曾伤人。华道法师乘机大肆渲染,说方法师乃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化身前来点化。从此灵音寺声名远扬,香火大盛。观音显灵的故事也传遍嵊泗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