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在做官时也是很重要的仪表,在《博物记》中有染白须法,唐宋有镊白诗,完全根据不同的需要。如唐代刘禹锡诗:“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王。”把胡子染黑,以便侍奉年轻的皇帝。据说宋代的寇准为求得宰相位置,想办法把胡须弄白。除染黑外,还有采用镊子拔掉或剃掉的办法,“临风翘白足,向日剃霜髭。”
明代笔记《菽园杂记》中载,在北京吏部的附近墙上粘贴许多广告,有染发染胡须的,有修补门牙的。说这种现象“媚妾者盖鲜,大抵皆听选及恋职者耳”,也就是说,这些人染烫发修门牙很少为讨好小老婆的,大多是等着提拔和继续想做官的。如今倒是省事了,因为官场上的人不需要留胡须的。
在古代,胡须有文武之分的,武将的胡须以张飞的“虎须”为代表,但文士的胡须则是一种风神韵致,如晋代大画家顾恺之为前朝画家裴楷画像,他说裴楷俊朗有识见,神采奕然,怎样表现他呢?于是在其颊上添画三绺胡须,他说:“颊上加三毛,觉神采殊胜。”
胡子不仅在中国被重视,国外更胜一筹,最有名的事例是“胡子引起的战争”。法国国王路易七世长有一副漂亮的胡子,1136年其与王后结婚,王后当时有法国南部两个省的陪嫁。后来路易七世剃掉胡子,遭到王后冷落直至离婚。1152年王后离婚又嫁给了有胡子的英国国王亨利二世,于是要求归还当年陪嫁的两个省。一个索要一个不给,于是爆发战争,战争竟延续了300年。可见胡子并非小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