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十代古都-南京的历史大事与文化名人

十代古都-南京的历史大事与文化名人

2010-10-22 14:43:48   网友评论来源:金陵文脉  
   复制链接 |   

  3.南京名人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元末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取集庆路(今南京),改为应天府,自称吴国公。为平定天下,他注意选用才将,搜罗谋士,秦从龙、刘基、朱升、宋濂、章溢、叶琛等儒士、学者尽入他的帐下。他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以集庆路为根据地,为统一全国积蓄力量。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初,朱元璋在旧王府内接受群臣跪拜,登上吴王位。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派徐达、常遇春率兵北伐,攻克元大都(今北京)。次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八月,下诏设南北两京,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今开封)为北京。自1366年起,他下令建造皇宫和扩建应天府城作为都城,至1386年完工。都城周长33.676公里,为世界现存第一大城。都城外又筑有外郭,长60公里。他重视兴修水利,开通胭脂河。为造就人才,洪武十四年(1381)在鸡笼山下建国子监,到永乐二十年(1422)已有学生9972人,供读书和住宿的"号房"1000多间,供外国留学生用的"王子书房"和"光哲堂"100多间。将元末建于鸡笼山上的观象台扩建成国家天文台--钦天台。他制定了各项制度,维护封建秩序,诸如严刑律以整肃吏治,造鱼鳞册以防豪猾兼并。又下令承认农民开垦的荒地归农民所有,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和其它经济作物,发展手工业,振兴经济,为明王朝近 300的基业奠定了基础。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明孝陵。

  【谢安】

  谢安,(320~385)东晋丞相、政治家。字安石。河南太康人。年轻时曾隐居会稽东山,以山水文籍自娱,无出仕之意,然却胸怀韬略,留心时政,人喻之为诸葛孔明。"安石不出,如苍生何!"都希望他出来主持政局。简文帝时,国运每况愈下,已过不惑之年的谢安慨然叹曰:"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为晚",于是由会稽赴建康接任丞相。他性格沉静,临危不乱,温雅有儒将风度,常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谢安历任侍中、尚书仆射、中护军、骠骑将军、司徒等职。在建康20多年的宰辅生涯中,做了两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一是巧妙地阻止了桓温的篡位活动,避免了内战的爆发;二是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他用诱敌移动之计,以8万北府精兵,一举击溃苻坚90 万大军,使前秦之兵一蹶不振,保住了东晋政权,奠定了南朝300多年安定局面的基础。谢安执政期间,对建康宫城作过大规模整修,以原成贤街四牌楼为中心,建成了有大小殿堂3500间的"建康宫",成为1600年前金陵地区最大的建筑群。在建康南郊东山建有豪华别墅。"东山秋月"在清代为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病逝后葬于建康梅岗。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南朝科学家。字文远。祖籍河北涞水县,生于建康(南京)。其先祖、父亲先后在东晋时期的朝廷做官。在宋、齐两朝,祖冲之曾任地方小吏。他在前人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基础上,运用开密法,推算出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近千年后,到1427年,才被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更精确的推算所替代。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祖冲之完成了大明历。"大明历"中首次运用岁差测定每一回归年的天数,结果跟现代科学测定的只相差50秒。祖冲之还有许多发明创造,如齐永明六年(488)在覆舟山下的"乐游苑"中装置的水碓磨,用机械开动的千里船,改造的古代指南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中国长城科技工业园有祖冲之塑像。

  【陶弘景】

  陶弘景,(452或 456~536)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南京人。出身士族,平生好学。10岁时读《神仙传》即有养生之志。南朝宋末曾为诸王侍读,入齐任左卫殿中将军。29岁时师事孙游岳,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并受符图经法。33岁初游茅山。齐武帝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归隐茅山。梁武帝萧衍非常敬重陶弘景,常去山中咨询朝廷大事,因而有"山中宰相"之称。陶弘景是上清经道派主要代表,茅山宗的创立者。其思想源于老庄,并杂有儒家观念,主张佛道儒三教合流。他佛道双修,在茅山道观中设佛道二堂,隔日朝礼。在其他方面也颇有成就,善书法,尤精行书,长医药、历算与地理,其所撰《本草经集注》对后世本草影响颇大。原书虽佚(在敦煌发现残本),但历代本草均予收录。博学能文,著述颇多,总计有80余种,主要有《真灵位业图》、《真诰》、《登真隐诀》、《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和《药总诀》等。

  【萧衍】

  萧衍, (464~549)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小字练儿。祖籍江苏常州,出生在秣陵(南京)。自幼勤奋,博学多通,才华横溢。年轻时常与社会贤达交往,与文坛新秀沈约等7人共游,号称"竟陵八友"。曾任雍州刺史,举兵攻克建康,平定齐内乱,被封为梁王。齐中兴二年(502),齐和帝禅位于萧衍。即帝位,国号梁,是为梁武帝。在位48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都城建康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并涌现了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出现一个"花团锦簇"的"文化盛世"。他提倡尊儒崇佛。天监四年(505),建国学,开五经馆,培养大批士族子弟和一些来自寒门的子弟;制定礼乐,在宫城之西设士林馆招收学者;立佛教为国教,大建寺庙。注重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他颁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献礼行贿,积极倡导纳谏,在皇宫门前立谤木肺石,旁置一箱,让百姓投放书写官吏的善恶是非的材料,对官吏进行监督。晚年政治渐趋腐朽,后因"侯景之乱",宫城被困,饿死于台城,葬于修陵 (今江苏丹阳市陵口)。著作多佚,今存有明人所辑《梁武帝御制集》。

  【徐熙】

  徐熙,生卒年待考。五代南唐画家。南京人。世代南唐为官。擅花木水鸟、虫鱼蔬果,所画禽鸟,形骨十分清秀脱俗,写花木落笔颇重,浓墨粗笔,稍施杂彩,一气呵成,人称为"落墨花"。这种重墨轻彩的画法与当时极负盛名的黄荃"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风恰好相反,所画又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与黄荃多画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也是不同。两人风格成为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时人评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曾为宫廷画"铺殿花"、"装堂花",深为南唐后主爱重。宋太祖见其作品以为花果精妙,曰:"吾独知熙,其余皆不观。"

  【李煜】

  李煜,(937~978)南唐国君,文学家。字重光,号钟隐。祖籍徐州。世称李后主。嗣位后,怠于朝政,纵情声色,填词作文,高谈佛理。在清凉寺内建德庆堂为避暑行宫。宋开宝八年(975)宋兵攻破金陵后被俘,封违命侯。3年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词多以白描手法和贴切的比喻,直接抒发情感,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早期作品反映宫中奢华的生活,风格绮靡,后期作品多亡国之君的哀痛和对昔日生活的怀念。留下的诗词虽仅50余首,但多为名篇,传诵至今。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的作品,合刊成《南唐二主词》。

  【王导】

  王导,(276~339)东晋丞相、政治家。字茂弘。山东临沂人。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南渡来建业后,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土著,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历三朝为宰辅,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为方针,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由于战乱扩大,北方士族和中原百姓大批南渡,他们占土地,要特权,与土著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矛盾,王导一方面积极拉拢土著豪门,许以高官厚禄,保证他们的财产身家安全;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和移民,使土著与侨民各得其所,使晋室转危为安。王导提倡勤俭建国,曾指牛首山双峰为天阙,婉转地使晋元帝放弃在都城正南门立双阙、摆威风的主张。因他扶持晋室功勋卓著,所以朝野倾心,号为仲父。晋元帝把他比作管夷吾,亲自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死后赐葬幕府山西南麓。王导与稍后于他的谢安都住在青溪与秦淮间的乌衣巷。唐人刘禹锡游南京,曾感慨赋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因曾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谥文公,故又称王荆公、王文公。出生在江西临川,17岁随父王益迁居江宁,一生先后在南京居住近20年。庆历二年 (1042)中进士,曾任鄞县知县、常州知府等职。嘉三年(1058)向宋仁宗上《言事书》,提出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主张,未被采纳。神宗继位后,熙宁三年(1070)晋升为同平章事(宰相),大力开展变法运动。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新法受阻,熙宁七年(1074)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再任江宁知府。熙宁八年(1075)奏请神宗批准,泄玄武湖水,得田200余顷,分给贫民耕种。此年他第二次拜相,继续推行新法,因遭保守势力抵制及变法派内部矛盾,于熙宁九年(1076)十月再次辞相,三任江宁知府。那期间,他在城东门与钟山的半道上建半山园而居,后来舍宅为报宁禅寺(即半山寺)。元丰九年(1086) 去世,葬于金陵钟山。王安石反对因循守旧,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著名论点。他的诗词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作颇丰,所著《字说》和《钟山日录》等已散佚。现存《王临川集》、《三经新义》中的《周礼新义》残卷及《临川集拾遗》等。

  【单宗肃】

  单宗肃,(1910~1990)中国电子管制造业创始人之一。江苏南通人。1935年毕业于南京交通大学,同年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电气室从事电子管研究与制造工作。1941年赴美国进修和工作,1948年回国。1951年任南京电工厂(现南京电子管厂)厂长、总工程师。后历任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高级工程师。1936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电子管--30型直热式放大管,1945年设计并试制成功25千瓦电视发射管。50年代起研制或主持研制了866A和872充汞整流管、101F和104F功率放大管及2E22电子管等。还指导研制了国内第一只脉冲磁控管CKM-26,以及KF-115多腔速调管,为实现从普通电子管向微波管的飞跃,为发展中国的卫星通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又字粒民,号秦淮寓家,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居南京。出身名门贵族,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落。乾隆初,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应博学鸿词科试,他以病谢辞。晚年生活贫困,仅靠卖文和友人周济为生。性情豪爽,广交文人学士,被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吴敬梓能文善诗,尤以小说著称。传世之作为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小说以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为中心,展开社会批判,以讽刺的笔法刻画了上至进士、翰林,下至市井无赖的生动形象。在结构方法上,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因而鲁迅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后世称其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奠基之作。诗文有《文木山房集》。

  【邓廷桢】

  邓廷桢,(约1775~1846) 清朝大臣。字维周。南京人。嘉庆进士,先后任延安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安徽巡抚。在任期间颇有政名,尤善断冤狱,常为时人称道。道光十五年 (1835)升任两广总督,其时正值鸦片泛滥之际,目睹鸦片之危害,邓廷桢逐步由主张弛禁转为严禁。1839年春,林则徐奉旨抵广州禁烟,他通力予以协作,取得虎门销烟的胜利。并加紧海防,多次击退英舰挑衅。1840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继续加强缉私与海防,同年10月,遭诬陷而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1843年释还,旋即授甘肃布政使,期间勘察荒地招民开垦,成效显著。1845年升任陕西巡抚,1846年卒于任上,归葬南京。诗文颇有成就,尤精音韵,著有《双砚斋诗钞》。

  【张简斋】

  张简斋,(1880~1950)名医。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中医世家。30~40年代末,曾任中国国医学会理事长,南京、重庆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南京中医学校校长,行政院卫生署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幼承家学,20余岁医术已崭露头角,50岁以后在医学界负有盛名,有"南张北施"(施今墨)之称。张简斋精通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尤擅妇科、儿科,诊断正确,用药大胆,敢于创新。他以治病救人与爱国爱人为心志,受到各方面的敬重。1948年12月迁居南京继续挂牌行医。次年5月,迁居香港。1950年夏病逝。学生王祖雄曾将当年传诊时所得部分临证处方,汇编成《南京名医张简斋经验处方集》出版。

  【周琪】

  周琪,(1897~1973)书法家。字仁廉,号瑶仙,笔名周琪。世居南京。从小随父习字,六七岁时就写得一笔好字,16岁开始写大招牌,即闻名于南京。终身以写字为职业,潜心研究古今书法作品。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楷、草、行书、仿宋体无一不精,尤擅长写颜、柳字体。周琪写的字,法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能取百家之长,深得世人倾慕。旧时曾在南京开字馆,凭街开窗,当众挥毫,求写客户纷至沓来。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国画家、金石家、美术教育家。原名瑞麟。原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晚年客居南京。早年毕业于江西第一师范学校。1933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美术学校专攻东方美术史及雕刻。1936年归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其后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委会委员兼审查委员、全国美术会理事。1940年后,相继在重庆、昆明、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与齐白石有北石南石之称。1949年后,仍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1957年负责筹建江苏省国画院,1960年任院长。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美协江苏省分会主席。傅抱石毕生从事绘画艺术和美术教育,创作了许多艺术珍品,撰写过许多理论著作,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画家。1960年亲自率领画家从南京出发旅行写生,走了六省十几个城市,行程1万多公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极大关注。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绘画》、《基本图案学》、《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中国的山水画和人物画》、《中国绘画理论》、《国画源流概述》、《壮游万里话丹青》等。印有《傅抱石画册》、《傅抱石写生画集》、《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集》等。其艺术作品世界各国争相收藏。与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当代名画。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南京历史大事  南京文化  南京名人